第131章 赵构给将领讲授现代知识!_穿越南宋建功业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1章 赵构给将领讲授现代知识!(2 / 2)

这是个问题,宋朝的军队性质与雇佣军终身制相似。

一言不合,你给钱我办事,而且都拖家带口,军户不能改不存在退伍一说。

“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国家是一种致命的致命伤害,金钱多贪腐,金钱少不干;欠钱你试试吧,没有叛变也是背后捅刀,统兵之将会烧高香。”赵构对现代的知识了如指掌

而至于冗官之弊,不在于大宋养不起,其根本在于没有造血机能,像大宋那样密密麻麻的蚂蚱,拼命地吸着吸不起。

大宋只是出门在外入不敷出,还在那里,一但空架子被看穿,不知有多少虎狼之辈扑上去,啃得连骨头渣子也不剩。

苏轼何尝不知道,但王爷一问又不能不回答,斟酌再,回道:“熙宁变法,王介甫不免操之过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也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这次谈话中,他的态度是非常恶劣的。”

赵构的这个回答,对于欧阳勃还是算满意的,至少说明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这个方面来说还是个务实派。苏轼在试探赵构,赵构何尝不是在试探众人心中的真义。”

赵构笑了道:“全美先生不过说也无妨,大家不妨一块详细。”

他接着说:“以青苗法为例,韩稚圭韩琦,字稚圭讲,此乃官放息与民取利。有一点小兵也觉得不好。”

“那一年贷款第二年取利,若风调雨顺,若遇旱灾,甚至颗粒无收,该怎么办?这两种情况下,官府不分贫富都行之;上三户与分封田,本不需要放贷,也不需要放贷。”

“但对柴门小户往往是略有不足的,因此造成小户多分,小户不需放贷。本来鼓动农桑,为什么不受小民的欢迎呢?”

赵构的内心突然一惊,心里暗道:“好一位全美公,这一手以退为进,巧妙地运用了!在韩琦的家乡,住着人家的宅子,白日里也是对韩稚圭的敬重,现在怎么好意思说人家的不是呢?”

“哎,不想你这全美公正人君子,也有一些歪主意,真是不可小看古人,到现在为止全是人精!”

然而欧阳修看起来还是很锋利,一下子就戳到了点子上,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还是不敢触碰“土地利益”这条红线。

赵构想借势发力,既然挑起了话头,这几个人将是大帅府的幕府西宾,不管别的还是先统一思想再说。

赵构略一沉思说:“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要根据做事的动机和目的,相对来说这个我姑且称之为‘相对论’。无论哪一种法度,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都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我称之为与时俱进!”

“庆祝新政,熙宁变法,包括元丰改组,都试图给国家带来新的活力这是进步的表现。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甚至恶化,这主要是因为利益,其次是体制。”

对此,赵构停了一下思索着用词,不经意间看见了大厅里的人,一个个像小学生,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大气不出眼睛直冒冷汗。

突然间,赵构想起这是大宋,并非后世大学的阶梯教室,自己又开挂了。

这么大量的后世信息扑面而来,这几个才不奇怪呢?远古时代,越看越看不透,才有真正的王霸之气,君不见,始皇太后的阿房宫,光前殿就占了五万多平方米,那是什么感觉?

洗脑是什么?重复灌输,强迫接受。对这些精英来说,当然不适合这种模式,那就用大量的现代观念不断地冲击他们的头脑,直到他们开始怀疑人生。

然后赵构又说:“利益是现实性的东西,任何国家民族集体宗族、家庭、个人,都不能回避,就是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可见逐利之心是不可回避的,出了什么问题?关键是什么呢?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利润来自哪里?”

“韩稚圭言就是取利于民,民利在哪里?大宋奉行守内虚外的方针,朝廷入不敷出,岁入2224余万银圆,支出总额达二百五十万两,支宫廷收入逐年减少,而支出却有增无减,财政赤字逐年增加,累世所藏,几乎扫空。”

一串串数字,如一串串雷声,响彻大厅众人的脑袋。

这个本该是户部尚书的帐本啊,怎么会有王爷这么好呢?

数年来,欧阳叔邓肃二人的宦海生涯,汪陈二人仍未真正踏上这个门槛。

一句话下来,都禁不住心中又惊又喜,惊讶的是赵构一位年轻的王爷,能摸到下边的东西,而且直指户部财政大计。

不这可不是一般王爷所能想到的,而是一位年轻的王爷他所能想到的!

赵构又开挂道:“入不敷出怎么办,我们需要赋予权力,除田税外还加了义仓税身丁税杂变税等,全美的先生在您看来,这样的赋役是合理的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