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离别_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63、离别(2 / 2)

舒月数着为数不多的几顿饭,只能借花献佛送人了。

这几年,小虎爸虽然没办成工厂,但是跟舒月也成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舒月对小虎爸更多的是敬佩,她相信有一天他能办成这个工厂。

“大哥,你再等等,大运动都结束了,高考也恢复了,过些年政策环境一定会更宽松。到时候说不定都允许私人办工厂了,你一定能行。到时候如果我在京市听到什么这方面的消息给你写信。”

小虎爸提了一口气,又有了点信心,“行,过几年再看看。”

“小虎的学习,记得抓好。”

教育是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通道。

*

要说最不舍得的还是隔壁一家四口。

临走前一天晚上,谢秋珊邀请他们一家去吃饭,舒月分了些鱼虾给他们家带过去了。

周思文听说他们第二天就要走,直接哭得稀里哗啦。

“哥哥姐姐,你们能不能不走?”白嫩的脸蛋上挂着泪珠,娇艳欲滴,怪让人心疼的。

舒月感叹,“思文真像我们家的孩子。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吗?那时候白杨抱着她转圈,可好玩了。”

周思文也还记得,不过她现在有点不好意思再让程白杨抱了。

程白杨看小女孩哭得可怜,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猛地抱起、然后转了两圈、放下,动作一气呵成。原本板着的脸也绷不住了,笑着道:“好啦,我会回来看你,和思琪妹妹的。”

周思文看看程白杨,心满意足的擦了擦眼泪,心里笑开了花。

舒月:“!!!”

摸头杀啊!

青梅竹马离别前的摸头杀啊!

N年之后,不知道能不能……再续前缘?

她先帮他们记下这一笔。

如果到时候俩人都被剩下了,还能撮合一下。

程白鹭却皱了皱眉,从小她就觉得周思文抢了他哥,现在:“……”

周思琪也看了看姐姐,“哎呀,女生就会哭。姐,你别给我丢人了。”

舒月、程白杨、舒兰、程白鹭:“……”

要不是知道,都有点怀疑不是亲姐妹。

周有成买了不少熟食肉,谢秋珊和谢妈妈在厨房忙活。舒月准备帮忙,却被她拒绝了,“今天你是客人,坐着去嗑瓜子吧。”

“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谢秋珊用下巴点了点周思文,“这孩子舍不得你们,从小一起长大,说分开就要分开了。我怎么觉得这么突然呢?真没想到!”

周有成也拉着程山喝酒,一通感慨。

谢秋珊看他好像搞错了,“是小舒和孩子要走,程山又不走,你俩以后有的是机会喝酒。”

周有成:“你不懂,这时候最需要安慰的就是他了。对了,以后你就来这吃饭,跟我们一起吃。自己一个人别做饭了。”

谢秋珊:“就是,他们走了你一个人别做饭了。”

程山笑笑,感觉今天的酒有点酸,怀疑老周拿的是假酒。

……

舒月也觉得心酸,看着程山,突然想到了现代社会父母出去打工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程山算是空巢老人还是留守儿童呢?

这个问题不好定性……

她想起《少年派》里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不断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也许,有些人注定无法告别。

程山就是这样的存在。

回到家开始最后一轮收拾东西。程山拿出他叠豆腐块被子的看家本领,把东西都叠的整整齐齐摆放到大布包里。

可是住了七年半攒下来的东西太多了,根本装不下。

舒月只好又仔细筛查了一遍,把一些暂时不用的放下了。

最后还是大包小包好多个,还好三个孩子也可以提东西,如果靠她一个人,她就要当场表演一个晕厥给他们看。

程山看着这么多东西都皱了眉头,实在不是她矫情,看,连男人都要发愁。

“明天我送你们。”

“嗯。”

“送你们去京市。”

“嗯?”

舒月才反应过来。

“请了几天假,票我都买好了。”

舒月心里自然高兴,原本的离愁别绪刚拉出来彩排了一下就散了,等到程山从京市走的时候再正儿八经的伤感吧。

收拾完东西,看着自家的小院,舒月越来越不舍。

这个时节,虽然菜地里也没啥菜,花池里也没开花,海棠树也光秃秃的,凉亭也一派萧索,秋千坐上去也冰冰凉,还有三只老不死的母鸡懒洋洋的,可就是看啥都顺眼……

算了,半年后暑假,她就回来了!

舒月在心里默默跟它们告别,同时劝谏它们——

你们在家好好等着,该结果的结果,该开花的开花,该下蛋的下蛋,该闲着的也别太闲了,实在不行就坏一下,给程山找点事儿干。

本宫半年后就回来探亲!到时候菜菜果果花花你们PK一下!

晚上洗完澡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这种离别的感觉就更真实了。

程山紧紧的抱着她,把她的脚丫子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给她暖脚。

躺在男人温暖坚实的怀抱里,突然就想这么地老天荒。

不过一晚上都睡得的不太踏实,不管她怎么动,程山都能准确的把她拉到贴身的姿势。看来他也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起床号响,程山就起床了。

简单吃了点饭,正准备出发,小李就开着车过来了。

舒月和程山面面相觑,程山:“不是我安排的。”

小李拿了一包奶糖塞给舒月:“嫂子,你和孩子们带着路上吃。”

三小只都叫唤着让小李叔叔抱了一下,跟他告别。

走到码头时间还早,陆续又来了好多人,方大嫂带着陈洪泽,艾冬雪和张大嫂、王大嫂以及养殖场的其他好几个嫂子,都带着些自己做的买的吃食来给他们送行。

舒月心头一热,感慨这些人真心淳朴热情。

为了避免过于多愁善感惹得离别场面太尴尬,舒月干脆利落的接过他们的东西就上了船,在船上跟大家挥手告别,直到轮船离码头好远,送别他们的众人才慢慢往回走。

舒月站在甲板上,一声叹息:“哎,真的走了!”

三小只齐声感叹:“我还挺想咱们岛上的。”

程山把大包小包都安置好,“别想了,往前看。”

船程只有两个小时,上午九点就到了连城市码头。

从码头到了火车站,进候车室,一路都很顺利。程山身上挂了好几个大包,他让程白杨拎着一个小包,舒月手里只拎一个装了吃的的小包,倒是比想象的轻松多了。

火车是中午十二点发车,不过晚点了一小时,等到一点才正式发车。

这次买了五张卧铺,因为三个孩子都超过一米二,所以买了三张儿童票。

程山和舒月坐在一边下铺上,三小只好奇的去车厢里头逛了。

舒月想起上一次坐这种绿皮火车还是七零年,“真快呀,你还记得咱们上一次坐火车吗?那时候咱俩还不怎么认识?”

“记得,那时候真可惜啊。”

“可惜什么?”

程山凑到她耳边,以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洞房花烛新婚夜。”

舒月笑哼了一声,手在他身上拍了一下,“脸皮越来越厚了。”

程山英眉一挑:“你是我媳妇,合法的。”

从河东市到连城市五百多公里坐了十几个小时,京市比连城市更靠北,距离更远,有八百公里左右,理论上需要二十个小时才能到达,加上晚点、让行什么的,预计明天中午才能到。

想到这一天一夜的火车,真有点透不过气。

要说这七年的枫明岛生活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连城市寻亲。

如果是同一世界的话,她的爸爸妈妈这会都八九岁了。去寻过几次,都对不上,加上自己没有这时候关于家里的记忆,后来才逐渐放弃了这个想法。

“小妈,火车这边和那边都有好多车厢,那边是座位,人可多了。”程白杨已经出去游览了一圈。

舒兰拉着程白鹭也回来了,“那边座位的车厢,过道好多人好多东西,走不过去,我们就回来了。”

程白鹭摸摸肚子,“我饿了……”

舒月把吃的东西翻了出来,鸡蛋、包子、点心、糖果……

程山拿起来:“我去餐车看看能不能热一下再吃。”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两份盒饭。

“这会只剩两份了。”他递给舒月一份,剩下的一份:“你们仨分一下。”

舒月饿了,她也不习惯吃干粮,所以就没客气。

吃就吃,谁还不是个小公主了。

打开盒饭,有蒜薹炒肉和烧茄子两种菜,米饭的分量倒是很足。她其实也吃不完这么多,准备分一些给程山吃。

自己吃了几口,夹了一块肉递到程山嘴边。

程山眼也没眨就张嘴吃了。

程白杨主动把饭让给了两个女生,他正吃绿豆糕点心,对面的这一波喂饭操作全都看在了眼睛里。

噫——辣眼睛!转头继续吃他的绿豆糕。

不过舒月把盘子端到了程山跟前,让他吃的时候,程山却没动手的意思……

程白杨看不过去了,“爸爸,你自己吃啊!”

小心思被戳破,程山悻悻的接过饭盒吃了起来。

火车夜里熄灯,一晚上黑咕隆咚、咯噔噔的摇晃着,他们几个人路上睡得也是迷迷糊糊。

舒月把程山的军表放在自己身上,醒来的时候就看一眼,倒数着时间。

第二天,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的瞪着熊猫眼、无精打采。

在火车上吃了中午饭以后,直到下午两点火车才正式到站。

舒月观察了一下,这个火车站是京市最老牌的那个火车站,结构还没有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那么复杂。

不过那时候她也很少来这个火车站,一般情况下坐的是高铁。高铁站那个绕来绕去,跟迷宫似的,这个就相对简单多了。

她看着头顶标识的指路牌,带着大家走到出口的位置。

陈新觉临走前跟程山说起过,到时候他侄子陈文卿会到车站接他们。

不过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中途也没办法联系,不知道接他们的人还在不在。

程山个子高,正在人群中张望寻人,侧方突然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问:“请问是程团长吗?”

程山今天特意换上了便装,没有穿军装,不知道对方怎么认出他来的。

他看向来人,三十五六岁,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文质彬彬的一位男士,应该就是陈文卿了。

“我是程山,你好,你是陈司令的侄子?”

“是的,你们好,欢迎你们来京市。陈司令是我三叔,你们的情况他跟我讲了。”陈文卿中午开会来晚了,没想到火车也晚点了,刚刚赶到。原本准备做个牌子方便找人,也没来得及做。

不过幸好人接到了,要不然他家老爷子得找他麻烦。

舒月知道接他们的人到了,淡淡笑道:“陈大哥,你好。谢谢来接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陈文卿伸手要帮她提包,“别客气,三叔交代的事情,我一定得办好。”不办也不行啊,家里头老爷子的爆脾气可不是盖的。

舒月:“不用了,我自己来。”

陈文卿在前边给他们引路,他们在后边走着。他还叫了个司机,总共开了两辆车来。

舒月心里啧啧称赞,这位大哥真厉害,不但一眼认出了他们,安排车都想得这么周到。

出了火车站,陈文卿带着程山和行李们坐一辆车,她和三个孩子被安排进了另一辆车。开车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看上去像是单位里的司机。

坐上小汽车的三小只突然恢复了神采。

看着比连城市要大好几倍的火车站,还有宽阔的马路,以及不是岛上那种军用吉普车的黑色小汽车,唏嘘感叹,眼里放射着没见过世面的光芒。

舒月看他们,像三个小号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时隔七年多,又回到京市,对她而言,自然也是稀奇的。

不过,她心里是在对比现在和四十年后。

舒月看着窗外无限遐想,看着路过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很显然,这四十年间,京市在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和交通各方面都有了大跨步的改善。

“看,□□广场!”

三小只顺着舒月手指的方向看去,红色的恢弘建筑□□城楼出现在眼前。

“小妈,□□是什么?”

“是京市最中心的地方,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地方。北边还有故宫,就是古代的皇宫,皇帝妃子们住过的地方。”

三小只又惊有喜,兴致盎然,“那我们能进去看吗?”

舒月笑道:“有空的时候咱们就去。能看的地方还多着呢。”

前排的司机小哥也笑了笑,“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呢。确实能看,咱们京市可大了,孩子们,以后有空你们慢慢逛。”

汽车开得慢,走了快一个小时才到,经过一个大门口写着清大名字,舒月知道这是到了。

不过,这个后世传闻中的宇宙中心、房子均价被炒到十几万的数道口,这会还有些破败,她确实没认出来。

汽车又拐了几个弯,经过了几段路,最终停在一座小楼门口。

司机小哥停车开门:“到了!就是这!”

舒月下了车,看到一座四层的小楼,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老破小,我又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周思文:白鹭姐姐,我没抢你哥。青梅竹马,了解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