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25年——528年?六镇再乱。南梁趁机伐魏,收数十城。魏将尔朱荣弑君,屠杀文武百官。
朝廷把六镇之乱的降兵和他们的家人20万人整体内迁监视居住,但没有考虑他们的生计问题。这些人生活没有着落再次起来造反。六镇之乱于是再出续集。
来自柔玄镇(内蒙乌兰察布兴和县)的高车人杜洛周在上谷(北京延庆区)首先挑头造反。他率众攻击燕州(河北张家口涿鹿县)和幽州。
来自怀朔镇(内蒙包头固阳县)的丁零人鲜于修礼在定州左城(河北保定唐县)起兵响应。鲜于修礼被人所杀。鲜卑人葛荣取而代之。葛荣率部南下进攻冀州。
关中的羌人也再次反叛。北魏各州几乎都有反叛的胡人。南梁也趁机出动收复失土,一举收复寿阳,恢复了淮河防线。北魏官军像消防员一样到处灭火,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柔然人主动要求帮助朝廷平乱。朝廷不敢答应,担心柔然人反复无常,进入内地后再搞出其他事情。
杜洛周攻破幽州,南下定州(河北保定定州市)。
葛荣率军南下击破围追堵截的官兵,包围了信都(河北衡水冀州区)。信都死战不降,坚持了半年之久。葛荣攻占信都后把城里的百姓全赶了出去。时值隆冬,多半百姓被冻死在城外。
北魏朝廷派相州刺史、王爷元鉴率军救援信都。没想到元鉴在邺城向葛荣投降。朝廷只得重新组织军队去打邺城。刚夺回邺城,广陵(北魏的广陵城在河南息县)又丢了。另一个王爷元庆向南梁投降,把广陵献给了南梁。朝廷派军去夺。梁军不仅打跑魏军还“斩获万计”。魏军惊魂未定,涡阳(安徽亳州涡阳县)又丢了。南梁大将陈庆之率军北上,连战连胜,逼迫涡阳献城投降。魏军五万援军又被陈庆之“俘斩略尽”。
南梁趁北魏之乱不断北伐收复失地,已经把战线推回到淮河以北。梁军拿下涡阳后已经靠近黄河,威胁到洛阳。
北魏战火遍地开花,魏军兵不敷用,无力阻止南梁的进攻。北魏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小。
雪上加霜的是,关中又丢了。一直对北魏忠心耿耿的萧宝寅叛变北魏,在长安自立为帝。
萧宝寅在关中作战不利,听说朝廷派御史中尉(负责军队监察的御史)郦道元来长安巡视,怀疑朝廷要对他下手。
郦道元就是写《水经注》的那个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不过著书立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的专职是北魏官员。他以执法“严猛”而著称。
朝廷派“严猛”的郦道元来萧宝寅这里巡察不能不萧宝寅多心。萧宝寅担心朝廷降罪,派人杀了郦道元,举兵反叛。他在长安宣布复辟南齐,自称大齐皇帝。
北魏朝廷不得不调兵遣将去打萧宝寅。所幸萧宝寅手下大将突然反水,反戈一击打跑萧宝寅,关中称帝的闹剧平息。
但是假皇帝的事刚完,真皇帝死了。北魏宫廷突然传来噩耗,皇帝元诩死了。
当年元诩跟胡太后联手扳倒元乂夺回大权,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元诩那年15岁,对太后摄政虽有不满但还可以勉强接受。但一年一年又一年,元诩都19岁了太后还不提归政的事,元诩的不满越来越大。
叛乱层出不穷,南梁不断北进,北魏的地盘在一步步缩小。局势如此危急,胡太后依旧跟自己的情人寻欢作乐。元诩终于忍无可忍。
元诩情急之下密诏大将尔朱荣带兵进京,威逼胡皇后退休。
尔朱荣在六镇之乱中起家,在平乱过程中把各股胡人武装收拢帐下,控制了司州、并州等六州之地,成为北魏实力最强的藩镇军阀。
尔朱荣接到密旨立即率军开往京城洛阳。
胡太后得知元诩逼宫又惊又怒,命人下毒毒死元诩。她另立元宏的曾孙、一个三岁的娃娃做皇帝,自己继续临朝听政。
消息传开,舆论大哗。
尔朱荣刚走到上党,听到消息勃然大怒。他不承认胡太后立的皇帝,自己另立了一个皇帝。新皇帝叫元子攸,是元宏的侄子,今年21岁。
尔朱荣率军横渡黄河直指洛阳,武力护送元子攸进京即位。
胡太后派兵阻截。但文武群臣不能接受胡太后弑君另立,宁愿接受尔朱荣立的新君。胡太后派出的拦截部队跑到尔朱荣一方。洛阳守军更是大开城门迎接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