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十全老人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11,十全老人(1 / 2)

1765年——1793年乾隆自号十全武功,以平准噶尔、新疆为最。

功成名就的乾隆又给自己放个大假,到处巡游享受生活。

在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发生一件疑案,也就是那拉氏皇后落发事件。这个疑案虽属八卦,但比清宫四大疑案更加离奇。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跟随乾隆南巡,途中突然被贬,次年莫名死去。

皇后为什么被贬,据乾隆说是“皇后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发。身为皇后,所行如此,着实不像话。”但皇后为什么白天还好好的,晚上突然要落发出家,乾隆一直打死也不肯说。这事就成了一个谜。

朝野纷传乾隆好色,皇后进谏惹怒乾隆。有人因而上书乾隆,说:皇后“见皇帝年过五旬,国事纷繁,若仍如前宠幸,恐非善养圣体,是以挺触轻生”。说白了就是,皇后觉得您那么大岁数还那么好色,担心您的身体受不了,忍不住劝您,结果把您惹翻了,于是轻生。乾隆见到上书大发雷霆,下令把上书人下狱。

如果上书人说的是事实,那么第一个皇后死于劝谏乾隆戒酒,第二个皇后死于劝谏乾隆戒色,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乾隆是个酒色之徒。不过这个结论并不可靠。乾隆活了88岁。如此高寿的人不像一个沉溺酒色的人。

皇后死后,乾隆下令以贵妃的规格安葬皇后。

二百年后,考古工作者打开了乾隆的一个贵妃墓,发现在这个贵妃的棺椁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陪葬的棺椁,没有牌位,木料很差,后来查阅守墓人的记载得知这竟然是那拉皇后的棺椁。堂堂的大清皇后死后竟然连自己的墓都没有,要借别人的墓栖身。

乾隆在他的执政的中后期打了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打满了十年。

第一场战争跟缅甸打。

缅甸在中缅边境频频挑起事端,惹恼了乾隆。乾隆指示边防部队:“若匪徒敢于侵扰边境,则当捣其巢穴,务使根株尽绝”。

云贵总督刘藻迎战缅军不利,被乾隆撤职。乾隆调陕甘总督杨应琚担任云贵总督再战缅甸。

杨应琚还不如刘藻呢。他率领清军杀入缅甸,被缅军的游击战打得晕头转向。缅军趁机杀入云南,断了清军退路。清军虽然狼狈逃回,但损失惨重。乾隆大怒,下令处死杨应琚。

乾隆把平定新疆的功勋将军明瑞调到云南担任云贵总督,并给他增调了军队。

明瑞是员悍将,率军一路强攻杀到缅甸国都阿瓦(在缅甸曼德勒南)。但是后续部队没跟上来,尤其是粮草没能及时送到,明瑞杀到阿瓦已是强弩之末,无力攻城,只能撤军。缅军趁势反攻将明瑞包围。明瑞弹尽粮绝兵败自杀。

三战三败让乾隆震惊不已。他不敢再轻视缅甸,让重臣傅恒率领精锐的八旗军和水军再战缅甸。

清军水陆并进杀入缅甸。缅军也以水陆两军迎战,利用地势阻击清军。清缅两军打成僵持。

缅甸瘟疫流行。来自北方的清兵在湿热的缅甸水土不服,染上瘟疫的极多。傅恒本人也染上瘟疫病倒了。他上书乾隆请求停战。

恰好这时缅甸主动向乾隆求和。缅甸连年作战精疲力尽,国力透支,无力继续战争。乾隆于是就坡下驴,接受缅甸的求和。

清军撤出缅甸,结束了历时五年的战争。

战后有人向乾隆建议装备新式火器,说缅军的燧发枪比我们的火绳枪先进多了,打得又远又准。缅军装备的西洋火炮也比我们的火炮先进。

乾隆不同意。他以祖训“骑射乃满洲根本”为由要求军队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骑射上面。

有人建议武举考试增加火器项目。乾隆也不同意。

清朝考武状元分室外室内两场考试,外试弓马,内试兵法。外场考骑射,射九箭中三箭者合格。不合格的直接淘汰,不准进入内场考试。这种考试办法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都没改。

清朝对骑射的重视程度超过火器。清军虽然也装备了火器,但是数量很少而且技术落后。清朝不重视火器,造成火器制造技术没有发展。不仅如此,已有的技术有些都失传了,比如khd。

打完缅甸,乾隆又出兵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

大金川和小金川是四川大渡河的两个支流。大金川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小金川在小金县。阿坝在当时就是藏族羌族自治区,由当地的十八个土司分片管理。

雍正朝推行改土归流,从云南、贵州开始逐步向广西、四川发展。四川刚搞到与云贵交界地区,雍正就死了。川西的阿坝地区没被改土归流波及,仍在当地土司的统治之下。

乾隆上台后,川西频发战乱。乾隆决定继续推行改土归流以稳定边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