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十全老人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11,十全老人(2 / 2)

1747年,大金川土司裹挟着小金川土司去打康定土司。

乾隆认为机会来了,以维和名义派兵杀入西川。

但是金川之役进展非常不顺利。那里的地势不适合骑兵作战,清军的骑射优势发挥不出来。土司军队借助山势修建了很多石头碉堡。清军的火炮打上去几乎不见效果。清军屡攻不克,损兵折将,只得放弃进攻转为围困。

大金川被围两年弹尽粮绝,向清军请降。

乾隆不接受投降,要求前线将领“尽兴剿灭”土司军队。他进兵的目的是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由政府直接管理,接受土司投降就等于认输了。

乾隆增兵换将接着打。但战事依然不见起色。乾隆有些泄气,放弃“剿灭”计划,允许前线将领接受投降。

第一次金川战役草草结束。

20年后,大小金川再次叛乱,进攻周边土司,试图扩张势力。

乾隆在此期间平定了新疆,在新疆完成改土归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大小金川自己往枪口上撞,乾隆自然不会放过。他再次派兵进剿大小金川。

这次清军打赢了,灭了大小金川。不过战争历时五年,耗费白银七千万两,可以想象仗打得多么艰难。期间大小金川故技重施向乾隆请降。乾隆不准,坚持不胜不归。

乾隆战后“改土为屯”,取缔了大小金川的土司,将金川地区改为五个屯田区,派驻军队和移民,加强政府对川西的控制。

乾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号称有“十全武功”,也就是打了十仗全赢了。他历数“十全武功”为:“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十全武功”只有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降缅甸值得一提,其他都属于凑数。台湾“天地会”反清起义规模不大。安南之战属于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结果还没成功。清兵和清朝支持的国王被篡位者打跑,清朝最后不得不承认篡位者。廓尔喀(尼泊尔)两次入侵西藏,两次被赶跑。清朝只动用了几千兵马。清朝的叛乱、起义此起彼伏。战争规模比这大的多的是,比如甘肃、青海回族叛乱历时3年、贵州苗民叛乱历时11年。并且“十全武功”并非全胜,有打平的,有先败后胜的,也有先胜后败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必须承认乾隆武功不俗。

乾隆在他执政后期开始编书。他希望自己文武双全,在各个方面都能留名青史。

他编的书最著名的是《四库全书》。这本书果真让他青史留名。

《四库全书》是乾隆的宠臣和珅投其所好提议修纂的。善于逢迎拍马的和珅知道乾隆喜欢干青史留名的事,提议修一部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乾隆当然欢迎。

《四库全书》由乾隆领衔,几百高官、学者和几千抄手参与,耗时十几年编纂而成。《四库全书》集天下之大成,和《永乐大典》一样把古今所有能搜集到的典籍汇编成册。《四库全书》收录典籍7万多册,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过在编书的过程中禁毁图书15万册,破坏了更多的文化遗产。

它把全天下的书都搜集起来后,先逐一审查,分出毁、改、留三大类。认为不好的书,全部烧毁;认为有些毛病的书,经过删改后予以保留;认为好的书,保留入册。

经过它这一番审,一大批书就付之一炬了,留下的远没有烧掉的多。《四库全书》成为清朝“文字狱”达到高潮的标志,把文字狱运动延伸到了古人那里。

乾隆是清朝搞文字狱最多的皇帝,有人统计是130次,也有说法是170次。乾隆连疯子的疯言疯语都不放过。他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

乾隆晚年实在找不到什么追求了,开始追求享乐。

乾隆是清朝故事最多的皇帝。他一个人就撑起清宫戏的半边天,养活了一大帮编剧、导演和影视明星。

乾隆被民间称作风流皇帝。不过对于乾隆来讲,风流应该更多是指着他的多才多艺而不是他的好色。

乾隆诗书画皆通。吟诗作画挥毫泼墨是乾隆最大的爱好。乾隆手迹在世上留存很多,养活了一大批拍卖行。虽然从艺术角度,乾隆的书画作品只能算二流水平。但因为他是历史上名气极大的皇帝,拍卖价格都是超一流水平。以诗书画三绝闻名的宋徽宗都望尘莫及。

乾隆算不算好色真不好说。民间所传有关乾隆的风流韵事大都没有史料依据。史料原本就很少提及皇帝的私生活。更何况对于清朝来说,作为第一手材料的皇帝“起居注”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深宫密事绝不外传。

乾隆的确有很多嫔妃,但再多也没有康熙多。一般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没把自己搞死,就不叫好酒色。

在乾隆的众多嫔妃中,最为世人熟知的是“香妃”。但香妃其实是查无此人,仅仅是传说中的人物。不过根据香妃是回人的线索,可以推断香妃的原型应该是乾隆的容妃。因为乾隆就这么一个维吾尔族妃子。不过真实的容妃可没有誓死不让乾隆近身,相反容妃因为“久勤服事”从贵人一步步升到嫔妃。她是不是身有异香不得而知,但她肯定没有“蝶化”。史载她是在55岁头上善终正寝。

乾隆最宠爱的是令妃,也就是嘉庆皇帝的妈。乾隆在皇后死后立令妃为皇贵妃。皇贵妃仅比皇后低一级。

乾隆在执政后期贪图享乐懈怠朝政,但并非沉溺后宫不理朝政,该上朝上朝,该批阅奏章批阅奏章。只是年纪大了,没了年轻人那股干劲,能偷懒就偷懒,能享受就享受。乾隆后期没有什么政绩值得一提,相反修建增多、巡游增多,民变也开始增多,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