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白莲教之乱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13,白莲教之乱(1 / 2)

1796年——1799年??白莲教之乱起。乾隆崩,嘉庆亲政。和珅下狱抄家。

在乾隆后期,湖北、四川、陕西一带聚集了大量流民。这些流民包括灾民以及无地可种跑出来另谋职业的农民。

“康乾盛世”鼓励生育,让百姓敞开了生,中国人口一下子从一亿多猛增到3亿多。多了两亿张嘴就需要增加两亿份口粮。可中国的可耕种的土地有限。虽然政府鼓励开荒,耕地也就增加了15%。这样就出现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人多放到现在叫“人口红利”,可以用工商业来消化。可清朝那会儿重农轻商,工商业发展缓慢,人口没处消化就变成了负担。没地可种的农民四处给人打零工,打不着零工就变成流民。

有地种的农民遇到天灾人祸又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也会变成流民。

总之,清朝后期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职业、没有户口本身份证的“三无”人员越来越多。

白莲教趁机广收教徒,扩大势力。

白莲教是资深的造反派,在那朝反那朝。北宋的方腊、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明朝的赵全徐鸿儒、清朝的王伦刘之协等都是白莲教中人。白莲教因此被历朝历代视为邪教。朱元璋出身明教(白莲教支派),称帝后马上宣布白莲教为邪教,予以取缔。清朝对白莲教严密监视,严厉打击。

1774年,清水教(白莲教支派)教主王伦利用山东灾荒聚众反清,但只坚持了一个月就结束了。

1775年,混元教(白莲教支派)教主刘松筹划起事,但还没准备妥当就被人告发入狱。

刘松被抓后,他的大徒弟刘之协侥幸逃脱,随后宣布继任教主。他把混元教更名为三元教迷惑官府,四处传教,筹备反清。

他们宣传末世即将来临,加入白莲教得到弥勒佛的庇护可以渡过劫难进入美好的未来世界。他们把未来世界描绘成各路神仙和圣人统治的世界,是一个绝对平等,绝对公平,“穿衣吃饭,不分尔我”的大同世界。这些宣传对贫苦百姓有着巨大吸引力。成千上万的百姓加入白莲教。

1793年,刘之协要求各地白莲教坛主暗中收集兵器和火药,为日后起事做准备。

官府得到风声立即展开搜捕。刘之协逃过搜捕,转入地下。官府抓了一年多也没抓到刘之协。乾隆大怒,下令停发地方官的养廉银直到抓住刘之协。

满天撒网式的大搜捕迅即展开。白莲教的很多骨干相继落网。官府在搜捕过程中大搞株连蔓引,敲诈勒索。白莲教教众的亲朋好友甚至同村人都受到株连。

各地白莲教坛主遂以“官逼民反”相约起事。刘之协以“人尚少,器械还不齐”为由,主张“慢些起事”。没人肯听。

1796年,湖北白莲教首先起事。其他地方的白莲教陆续跟进。一时间湖北、四川等五个省烽火四起。大批流民加入使白莲教迅速壮大。

白莲教毕竟是乌合之众,跟官军硬拼不是对手。有的白莲教被镇压下去。有的白莲教跟官军打运动战、游击战,牵着官军的鼻子走,抽冷子干他一下子。官军东奔西走,损兵折将,焦头烂额。

襄阳白莲教坛主齐林被官府捕杀。齐林的妻子王聪儿继承丈夫的地位率众造反。王聪儿进攻襄阳不克,转战川陕豫,边打游击边发展,拉起一支十几万人的队伍,成为白莲教实力最强的武装。

嘉庆上台头一件事就是调兵围剿白莲教之乱。地方官府已经弹压不住。嘉庆四处调兵增援。他把蒙汉回军队加上八旗兵全用上了,还允许地方自建保安团。

王聪儿进攻西安受挫,退回湖北,在湖北境内不幸被官军包围。王聪儿力战不敌,战败跳崖。

实力仅次于王聪儿的四川白莲教也随后战败。白莲教反清斗争陷入低潮。

1799年春节期间,太上皇乾隆突然病死。

他大年初一还接受了百官朝拜,初二感觉不适卧床休息,晚上病情加重,转天死去。

乾隆实际在位63年,超过了他爷爷康熙。他活了89岁,是中国最高寿的皇帝。

乾隆在任前期还挺像个好皇帝的样子,励精图治,国家呈现繁荣景象。后期开始懈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宠信邪佞。

乾隆的治国风格总体来说是刚柔并济。相对老爹雍正铁面冷脸来说,他有柔的一面受人欢迎。不过,柔得过头,过于纵容部下也带来吏治的败坏。“天下第一贪”和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乾隆是民间传闻(包括绯闻、轶事)最多、被文艺作品演绎得最多的皇帝,连他身边的人都跟着沾了光。只不过那些东西大都是“戏说”,借名人编故事而已。

刘墉并不是传说中的罗锅。虽然他被嘉庆皇帝戏称过“刘驼子”,那也是他80岁以后的事。年老背驼是正常现象。

他和乾隆的关系并不亲密,算不得乾隆跟前的红人。他爸爸是清朝名臣刘统勋。顶着名臣之后的光环,刘墉的仕途比较顺,一路从地方官做到朝廷大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