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做地方官时留下清廉刚正的美名。这是老百姓喜欢他的主要原因。有本《刘公案》把他描绘成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的包公。另外刘墉说话幽默诙谐也留下很多趣闻逸事。
戏说里称刘墉为“宰相刘罗锅”。这话也对也不对。刘墉做过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级别。但清朝从康熙开始创立了军机处,那里才是最高决策机关。内阁已经被架空,内阁大学士因此成了一个虚衔,有职无权。
乾隆因为刘统勋的缘故对刘墉高看一眼,但同时发现刘墉入朝为官之后好像大功告成,工作积极性下降,有些懈怠,对他屡次训诫。乾隆骂他懒,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曾经给他降职处分,更因为手下贪污负失察责任差点被乾隆砍了头。乾隆说如果不是看刘统勋的面子,早把你办了。
刘墉为了讨乾隆的欢心,掀起两次文字狱,祸害了不少人。这是刘墉的一个污点。《四库全书》修书时,和珅任总编辑,刘墉任副总编,纪晓岚任主编。这个清朝最大的文字狱,刘墉也有份。
戏说刘墉智斗和珅,把和珅摆弄得一愣一愣地,其实不然。刘墉为官处事圆滑,从来没有和乾隆的宠臣和珅发生过正面冲突。不过在嘉庆朝,他被嘉庆任命为和珅贪污案主审官,按照嘉庆的意思惩办了和珅。
纪晓岚也是老百姓喜欢的人物。他说话机智诙谐,骂人不吐脏字。这方面的趣闻逸事比刘墉多。但刘墉开玩笑不伤人,而纪晓岚这张嘴得罪了不少人。
被纪晓岚讽刺挖苦的大臣不少,但里面独独不包括和珅。他得到过和珅的照顾,所以从来没有反对过和珅。相反和珅写点什么东西,他还帮忙给润色润色。
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剧“铁嘴钢牙纪晓岚”描述纪晓岚与和珅智斗的故事一件也没发生过,全是戏说。说纪晓岚是乾隆跟前的大红人更是没影儿的事。纪晓岚“貌寝短视”,不但长得丑、近视眼还说话口吃,不受乾隆待见。他一辈子当过的官不是老师就是编辑,从没掌过实权。曾经当过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但只是挂名,不在兵部上班。
他是乾隆御用笔杆子。起草个什么东西,探讨下学问,乾隆会想起他。政事从来不让他参与。
他曾因为给犯了案子的亲家通风报信被乾隆流放新疆。后来编纂《四库全书》用人,乾隆将他召回京城。乾隆说过,我用纪晓岚就是因为他学问好,用他所长。
“还珠格格”收视率更高。但是还珠格格查无此人,连原型都没有。乾隆只有一个养女,是他的侄女,从小生活在宫中,被他封为格格。
最后说一下和珅。
和珅是乾隆的第一红人,无人能比。他能够得宠不光靠溜须拍马,更是依靠他的才学。
和绅是个美男子并且满腹才学,和乾隆是诗友、文友、网友,被乾隆视为知音,就像宋徽宗和蔡京。纪晓岚才学更高,但是他长得太难看了。乾隆喜欢相貌英俊、能说会道并且才华横溢的人。和绅符合他征友条件。再说了,和绅会说话、会来事、会溜须拍马。
乾隆交待给和绅的事,和绅无一不办得非常妥帖。乾隆想干又说不出口的事,和珅总能猜到然后办得非常妥帖。
比如说修造圆明园。
乾隆贪图享受,在位期间几乎翻修了全部的皇家园林。现在的紫禁城、颐和园、天坛、八大处都有乾隆的功劳。上千万地投银子。他还不满足,想修个新圆子,但是又顾及别人说他劳民伤财。
和绅猜透了乾隆的心思,窜唆群臣提议修建圆明园。并且他想办法筹钱,不动用国库的钱。
“议罪银”就是和绅想的一个筹钱的法儿,允许官吏以钱顶罪,或者说改刑罚为罚金。这个法子给乾隆弄了不少钱。纪晓岚就是靠交纳议罪银结束流放回到北京。
《四库全书》也是和绅最先提议的。这是青史留名的事。乾隆好这虚荣。和坤投其所好。
和绅能干又贴心,点子又多,和乾隆又有共同语言,深得乾隆的喜欢。
依靠乾隆的宠信,和绅在朝里权势熏天。
皇帝的红人哪个不巴结,送礼的行贿的踏破门槛。和绅在位期间,没听说谁敢说和绅一个不字。跟和绅顶嘴,噎得和绅一愣一愣地,那更是没影的事。纪晓岚级别不够,刘墉处事圆滑,都没有跟和绅较量过。
和绅是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贪污受贿,朝野尽知。乾隆知道不知道?肯定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等他俩眼都闭上了,嘉庆就该办和珅了。
嘉庆在乾隆死的第二天就撤了和绅的职,第三天下狱,十五天后赐死。抄家抄出11亿两白银(其中现金8亿两白银,其他财产折合3亿两),相当于朝廷15到20年财政收入。当时传言“和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扳到和绅这个大贪官发了一笔横财。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11亿两白银这个数字来自野史。正史从来没给出过和珅家产的估值。嘉庆公布和珅罪状,里面提及抄家结果,包括“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以及“楠木房屋”、珍珠手串、宝石、埋藏的金银、店铺等,总估值不会超过两千万两白银。即便加上所有房产、田产、杂七杂八,史学家相信和珅的财产也不会超过三千万。
11亿两白银的说法流传很广,但依据受到严重质疑。有人怀疑野史对和珅收藏的珠宝估值过高,并且把和珅开的一百多间银号(相当于银行)、当铺里面的储户存款和典押品都算成了和珅财产。
嘉庆如果真得到了11亿两白银的外快,也不至于为平乱的2亿军费伤脑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签了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清廷如果真有这11亿两白银在,付这些赔款绰绰有余,根本不用借高利贷。
嘉庆宣布了和珅20条罪状,主要的是和珅生活腐化和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其中“地窖内埋银三百余万两”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嘉庆赐和珅在狱中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