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1813年白莲教乱九年始平。嘉庆剿灭海盗。天理教徒谋反,攻入皇宫,刺杀嘉庆未遂。
处理完和珅,嘉庆接着平定白莲教之乱。
虽然大股白莲教已经被官军剿灭,但小股白莲教依然在坚持作战。他们钻进深山和官军打游击。官兵大规模搜山但收效不大还损兵折将,只好改为坚壁清野企图困死白莲教。
官兵请示嘉庆:白莲教已成流寇翻不起大浪,是不是把大部队撤了,让白莲教困在深山里自生自灭?
嘉庆说不行,李自成只剩下18骑还能死灰复燃,何况白莲教成千上万的人还没有消灭?务必斩草除根,赶尽杀绝。
刘之协在河南积极活动,发展教众,购置刀枪火药,意图让白莲教东山再起。官军闻风而来,抓获了刘之协。白莲教再遭重创。
嘉庆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下令对白莲教“剿抚并施”,区别对待“首逆”与“附众”。他还下令惩办了“官逼民反”的官员。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明显。白莲教很快从十几万人下降到几万人。
官兵让人化妆成白莲教的摸样进山侦察,发现白莲教踪迹立即引兵追剿。这有点像《林海雪原》杨子荣找座山雕的套路,但这个办法果然好使。藏在深山里的一股股教徒陆续被挖出来歼灭。白莲教之乱被彻底平定。
嘉庆前后花了9年时间才把白莲教镇压下去。长期战乱对国家的损坏是巨大的。这9年花了2亿两白银的军费。国库开始捉襟见肘。国家也伤了元气。国势自此陷入衰败。
为防止再次发生变乱,嘉庆发布一连串政令。矿禁被重新收紧,防止百姓借采矿为名聚众闹事。禁止内地百姓向东北移民,保证满人祖宗之地不被侵扰。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防止有人再利用宗教起事。白莲教早在雍正时期已被定为邪教,发现就抓,嘉庆没必要再重申禁令。
但是嘉庆的这些措施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各种战乱频发把清朝拖入下行轨道,一去不复返。
白莲教之乱是清朝一个分界点。“康乾盛世”结束,乱世开始。国家此后越来越乱。鸦片开始大量流入中国。内乱频仍之余外患渐逼。
刚平定了白莲教,海盗又起来闹事。嘉庆不得不再次调兵去打海盗。
其实海盗一直存在,就像陆地上的山贼草寇一样无法根除,只是规模大小而已。海盗在明朝时期比较猖獗。他们和日本浪人勾结在一起成为明朝一患。戚继光抗倭之后,海盗少了很多。加之日本结束军阀混战有了统一的政权,日本浪人销声匿迹。海盗少了帮凶,势力更衰。
进入清朝,海盗已经不足为患,偶有个把海盗也是三五成群偷鸡摸狗而已。但是安南(越南)内战刺激海盗再次猖獗,就像如今的索马里海盗。他们把抢劫过往船只当做筹措军费、发财致富的最佳途径。
安南内战结束后,这些半兵半匪的人不愿金盆洗手转而成为职业海盗继续发财梦。
一个叫蔡牵的海盗头把东南沿海的海盗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海盗联盟。他自任盟主,带领海盗在台湾海峡打劫过往的商船,收取保护费。
他手里有钱,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枪有枪,要炮有炮。海盗装备比清朝水师还精良。官府奈何他不得。
胆大妄为的蔡牵率领海盗攻击清军炮台,抢了清军的大炮。清军水军竟然不敢出战。有一支清军运输队正被蔡牵撞上,被蔡牵顺势歼灭。
蔡牵看中台湾,想把台湾设为大本营,率领两万海盗去攻打台湾,登陆凤山(台湾高雄)。他们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打算仿效郑成功占领台湾。
嘉庆闻讯大怒,派最擅长海战的大将李长庚率领两省水师前去救援,下死命令务必擒住蔡牵,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长庚率军来到台湾。经过一番筹划,李长庚向海盗发起进攻,以火攻烧掉蔡牵一半的舰船,然后跟台湾守军配合从海陆两个方向夹攻海盗。海盗大败。蔡牵见势不妙,率领残余冲破清军包围圈逃之夭夭。
嘉庆怪罪下来,摘了李长庚的顶戴花翎让他戴罪立功。如果不是解了台湾之围,李长庚的脑袋都会被一起摘了去。
李长庚咽不下这口气,四处探听蔡牵的行踪以图再战。蔡牵遭受重创后在大海深处东躲西藏,但最终也没能逃过李长庚的追捕。
李长庚率军包围了蔡牵。蔡牵困兽犹斗左突右冲想逃出包围圈。李长庚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死死咬住蔡牵。李长庚的座舰和蔡牵的座舰几乎首尾相接。蔡牵的压寨夫人恨李长庚欺人太甚,点响了船尾的一门炮。炮弹呼啸而去,正中李长庚的更嗓咽喉。李长庚当场毙命。主帅阵亡,清军无心恋战,让蔡牵又逃一劫。
事不过三。两年后,蔡牵终于又被清军围住。蔡牵打光了炮弹把银元大把大把地塞进炮膛当炮弹打。可银元的杀伤力太小。清军舰船冒着银弹横冲过来撞坏了蔡牵的船舵。蔡牵跑不了了。清兵爬上蔡牵的船和海盗展开肉搏战。蔡牵知道大势已去,下令沉船自杀,宁死不当俘虏,和清兵同归于尽。
蔡牵举兵反清纵横海上十四年,自此曲终人散。其他各支海盗陆续接受了官府的招安。环中国海终于恢复了平静。
这边还没消停,陕西军队因为欠饷而兵变,攻占了数座城池。嘉庆又不得不派军围剿。紧接着四川达州(四川达县)和汉中也因为欠饷先后发生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