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嘉庆禁烟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15,嘉庆禁烟(2 / 2)

随行大臣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接班呢?谁来料理丧事主持葬礼呢?大臣们吵作一团。

嘉庆在即位之初就立过太子,是他的二儿子绵宁。虽然绵宁行二,但他是皇后的儿子,是嫡子,立为太子理所当然。立储诏书按康熙传下的规矩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但后来皇后死了,嘉庆立了新皇后,新皇后又生了四儿子。随着四儿子一天天长大,嘉庆看这孩子聪明伶俐讨人喜欢。反观绵宁资质平平,感觉比较平庸。嘉庆让人把传位诏书从“正大光明”匾后撤了后来,也没说为什么。但大家都知道太子要换人了。可新的传位诏书还没放回去的这关节眼儿,嘉庆死了。

大臣争论,立谁吧?俩都是嫡子,一长一幼。长的38岁。幼的15岁。大家争论的结果:立绵宁。理由很简单,“乱世立长君”。

大家去请示太后,也就是嘉庆的皇后。嘉庆这个皇后是继皇后。前任皇后死后,嘉庆立她为新皇后,并把绵宁交给她抚养。虽然是后妈,皇后待绵宁视如己出。两人感情非常好。绵宁跟皇后儿子的关系也非常好。嘉庆死了,皇后升格为太后。太后不反对立绵宁为太子。她下懿旨立绵宁为太子,然后让人把已经作废的传位诏书找出来公布。绵宁于是被立为太子,在灵前即位。

绵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道光皇帝。

道光即位后对太后非常感激也非常孝顺。太后发话,道光无不遵循。

道光扶着嘉庆灵柩回京即位。

安排完嘉庆的后事,道光准备登基大典。

道光继位是大臣和太后的意思,严格说起来名不正言不顺。道光让军机处以嘉庆的口吻写了一份遗旨,对外宣称嘉庆临终时把天下托付给道光。

军机处起草遗旨时出现一个纰漏。遗旨里有一句话,说嘉庆死在乾隆出生的地方没有遗憾。实际上乾隆生在北京的雍和宫。以第一人称讲这话就闹笑话了,好像嘉庆连老爸的身世都不清楚。这个纰漏竟然没人发现。遗旨公之于众并且被送到越南、朝鲜等国。

这个纰漏瞒得过普通百姓,瞒不过皇室宗亲。宫外很快出现对遗旨的质疑,对道光继位合法性的质疑。

一个小小的纰漏造成严重的后果。道光气疯了,下令将军机大臣撤职,改组军机处,。

军机处是最高决策层。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

改组最高决策层拉开了道光改造整个政府领导班子的序幕。道光决定以遗诏事件为契机全面整顿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剔除不合格的领导干部。之后,道光今儿为这事撤换一个大臣,明儿为那事撤换一个大臣,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无一幸免。

不过道光好像没有准主意,一直在换来换去,一会儿免职,一会儿又复职,一会儿调走,一会儿又召回,使管理层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比方刑部尚书(司法部长)十年换了15任,谁也没干够一年,其中有5人两上两下。

频繁换将肯定会影响到工作。也不知道道光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识人不明,或许是缺乏耐性,或许是对现有的领导班子不满意可又没有好的改造办法。

总之,道光的治理整顿没起到什么作用。政府面貌还是老样子。

道光在撤换官员的同时希望通过以身作则带动干部素质的整体提高。当前政府官员最大的问题是贪腐成风。那与贪腐相冲相克的就是廉洁。道光于是从节俭开始为群臣树立表率,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道光是清朝皇帝里面最节俭的一位。

他穿的裤子破了,打个补丁接着穿。上了大殿在龙椅上坐下,膝盖上露出两个大补丁,跟叫花子相仿。

皇帝吃饭通常要摆上百八十道菜,少则也要摆上几十道菜,讲究个排场。道光反对铺张浪费,只要四菜一汤,有时候甚至只要一道菜,够吃就得。

太后过生日,道光邀请群臣一起来吃长寿面。群臣以为吃长寿面只是那么一说,肯定是有酒有肉大排筵宴。即使寻常百姓过寿也会摆上几桌,上几道硬菜,喝几杯小酒,不可能只吃一碗长寿面。结果到那一看,真的就一碗长寿面。大家暗中叹服皇上真是节俭到家了。

在道光的感召下,朝中的艰苦朴素的风气开始抬头。热衷夸富比阔的官员有所收敛。大家为迎合道光都穿着旧衣服上朝,衣服上大补丁摞着小补丁,不知道的还以为丐帮聚会呢。

道光很满意,认为自己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起到了作用,贪腐之风已经被遏制。

实际上,大家只不过在迎合皇帝、讨好皇帝而已。正所谓积重难返,百年积累下来的贪腐之风哪能那么容易消除。“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道光跟嘉庆一样缺少铁腕和手段。贪腐之风不过稍加收敛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