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道光禁烟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16,道光禁烟(2 / 2)

皇帝圣旨又成了一纸空文。

只要后台够硬,你把烟馆开到衙门对面都没人管。天子脚下的北京城也有烟贩子走街串巷兜售yp。

道光对鸦片禁而不绝很是头疼,实在没辙可想。

1833年,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派议员律劳卑担任商务监督,全权负责对华贸易。

次年,律劳卑乘坐军舰来华上任。事先他以公函形式向清朝的两广总督卢坤通报自己此行目的,希望增加贸易口岸,扩大中英贸易。

卢坤见到公函大怒。公函属于平等款式公文。卢坤以大国自居,岂能允许蛮夷小国跟大清帝国平起平坐,认为这是对大清和大清皇帝的大不敬,下令拒绝卢坤来广州,并且暂停中英贸易。

律劳卑是海军将领出身,素来狂妄,坐着军舰强闯广州。广州的虎门炮台发炮阻止英舰靠近。英舰竟然发炮还击。

吕坤怒不可遏,调兵包围了英国商馆。冲突进一步升级。

律劳卑要求英国政府向清朝宣战。英国政府得知广州冲突后,派人向清廷澄清,称这是律劳卑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律劳卑知道后怒火攻心,死在了澳门。

清廷也不愿发生战争,就坡下驴,恢复了中英贸易。

这次冲突最终不了了之。

英国任命律劳卑的助手义律为驻华商务副总监,随后又任命他为总监。

吕坤因病去世。清廷任命邓廷桢担任两广总督。

义律吸取律劳卑的教训,以谦卑的语气向邓廷桢请求进驻广州。邓廷桢同意了。

邓廷桢向义律重申外国兵舰不得进入中国内海的规定,并且要求他禁止英国商人在海上偷卖货物,尤其是鸦片。

但是义律对清朝禁卖yp的禁令置若罔闻。

作为个人,义律反对鸦片生意。但鸦片的利润太大了,商人抵御不了这种诱惑。作为商务代表,义律也不愿断了自己人的财路。因此,鸦片生意不仅没被英国政府禁止还成了英国政府默许和保护的生意。

鸦片生意屡禁不止并且日趋严重,清廷内部掀起一场“弛禁”与“严禁”之争。

朝廷冒出一种声音:既然禁不了索性就不禁,改禁为放,改走私为国家专卖,把鸦片作为朝廷增收创收的一种手段。谁爱抽抽去,他有钱烧得,抽死活该。“今海内生齿日众,无减耗户口之虞”。现在人口数已经超过四亿,死几个烟鬼没什么可担心的,只要管住文武官员和士兵不抽即可。国家把这买卖接过来,实行国家专卖,不仅可以增加一大笔收入还能阻止白银外流。

以前不禁烟时啥事没有。洋人刚开始把鸦片运来时的确赚钱了。但马上中国人就引进罂粟自己种植,一下就把鸦片的价格打下去了。洋人所得有限。嘉庆时期开始禁烟,不准抽、不准卖也不准种。结果没管住不准抽也没管住不准卖,只管住一个不准种。中国不能再种罂粟,鸦片完全依赖进口。不能从口岸进口就从海上走私,连税都不用交。

道光上台以来一直为财政拮据犯愁,听到这个建议不能不为之心动。但深受儒家教育的道光,又觉得赚这种钱有点缺德,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思想被统一到禁烟上面。朝廷开始讨论怎么才能禁掉鸦片呢?有人认为应该把禁烟的重点放到惩戒烟民上面,加大处罚力度,让人不敢沾鸦片。没人抽自然就没人卖。有人认为还是应该重点打击烟贩,谁卖就抓谁,按贩毒处理。没人卖就没人买。大家莫衷一是。

湖广总督林则徐认为应该双管齐下,买的卖的一起办。抽鸦片的砍头,卖yp的下狱,肯定能把鸦片彻底禁掉。禁烟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玩狠的干不成事。

有人说那也太狠了吧,至于砍头吗。

林则徐说砍头只是一种威慑手段,实际操作中可以判他死刑缓期执行。在缓期中,如果他成功戒烟就不砍头。如果戒不掉,说明这个人已经没救了,留在世间也是祸害,干脆宰了完了。

对于烟贩,林则徐认为不能光抓中国烟贩,放过外国烟贩。外国烟贩才是祸根。外国人在中国犯法就得按中国法律惩处。应该把外国烟贩和中国烟贩一视同仁,该抓都抓。

道光对林则徐的法子很感兴趣,单独召见了他。

林则徐对道光慷慨陈词,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事情已经非常严重不能再等闲视之了,否则用不了几十年,国人的身子都垮了,国库的银子都光了。要人人没有,要钱钱没有,国家就完蛋了。

道光为之动容,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主办禁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