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1857年太平军攻占南京,立都。天京内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设为太平天国的首都。
洪秀全立都之后便派军北伐,打算复制当年朱元璋统一中国之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他把北伐的任务交给将领李开芳、林凤祥等人,让他们“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擒拿清帝咸丰。
但是这么重大的任务,洪秀全抠抠索索只给了李开芳等人两万人。他相信自己领着两万人起兵打到南京变成50万人,李开芳等人也能带着两万人打到北京变成50万人。
北伐军从浦口出发杀奔淮河。清军见状急忙组织军队在淮河一线堵截。北伐军数量不多,不愿硬拼,西行河南绕过淮河杀奔黄河。清军发现北伐军的意图后又赶紧去黄河布防。
北伐军杀至归德(河南商丘南),发现黄河渡船都被清军收走或烧毁,只得继续西行寻找渡船。一直走到汜水关(河南郑州荥阳市泗水镇)才找到几只船。北伐军也顾不得许多,开始强渡黄河。部队还没渡完,清军已经杀到。没渡河的部队只得南返。
渡过黄河的北伐军进攻怀庆(河南沁阳)。怀庆是清朝火药生产基地,又是粮饷转运基地。北伐军打算在这里解决粮草弹药问题。没想到一个弹丸小城竟然死扛北伐军60天。眼见清军援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北伐军只得撤围而走,跳出清军的包围圈,进入山西。此战让北伐军损失不小。
北伐军在山西连克数城补充了粮饷弹药,随即杀入河北继续北上,一直打到保定。
北京城内乱成一团。怯懦的咸丰不顾天寒地冻已经准备好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
但是此时的北伐军已是强弩之末。虽然北伐军沿途吸收饥民、天地会的会众人数达到四五万人,但面对有重兵把守的北京有心无力。
北伐军和清军在保定大战一场。北伐军无法取胜,只得放弃进攻北京的计划转向天津。但是打到杨柳青时,北伐军再也打不动了,只得退守静海固守待援。
杨秀清派兵增援。增援部队北上途中遇到清军拦截竟然自行溃散。
北伐军等不到援军只得放弃北伐突围南返。清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北伐军在连镇(河北沧州东光县南)被清军追上包围。此时北伐军不足万人。
李开芳率领一千多人突围成功。余部被清军全歼。林凤祥受伤被俘。
李开芳撤至冯官屯(在山东聊城境内)又被清军追上围住。李开芳试图诈降脱困,被人识破,当场被捕。北伐军全军覆没。
咸丰为了对付太平军将东北的边防军调进关内。东北因此更加空虚,给了俄国人趁虚而入的机会。但是咸丰已经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俄国人想剜他肉,太平军却是想要他命,权衡之下他还先保命要紧。
太平天国在北伐的同时,派军西征。
西征军的任务是扩大太平天国的地盘,保护天京侧翼的安全。因为太平军从武汉一路杀来,得到的城池随占随弃。清军尾随而来,收复失地,又在江北、江南各设一个大营对天京形成夹攻之势。西征军要打破清军的包围。
西征军乘坐千艘战舰逆江而上,沿途攻城拔寨,杀到湖北。西征军重新占领了汉阳、汉口,然后围攻武昌,同时分兵南下湖南。
当时曾国藩刚组建起湘军,正在抓紧训练。他给湘军配备了火枪和刀矛,没有配备弓箭。第一鸦片战争已经让他明白,弓箭在火枪面前就是一个废物。
太平军杀来,曾国藩亲自率领湘军去迎击太平军。
新军虽然装备了新式武器,但训练不足,缺乏实战经验,首战败给了太平军。曾国藩悔恨交加,投河自尽,幸而被人救起。
整军再战,湘军在之后的战斗中逐渐找到感觉,战斗力迅速上升,将西征军赶出湖南,逼回湖北。太平军实力受损严重,放弃湖北退回江西。湘军步步紧逼。
杨秀清派石达开率军增援。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二号人物,因为能通神,地位和一号人物洪秀全不分上下。洪秀全进了皇宫扎进女人堆里再没出来过,外面大小事情都是杨秀清一手打理。杨秀清掌握着太平天国的实权,是太平天国实际上的当家人。
石达开是洪秀全最早封的五王之一,原是太平天国第六把交椅,在萧朝贵、冯云山死后顺位成为第四号人物。韦昌辉顺位成了太平天国第三号人物。
石达开是太平军第一猛将。他率兵增援西征军三下五除二就把湘军打败。曾国藩急火攻心再次投水自尽,幸而又被人救起。曾国藩领着残兵败将逃往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