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火烧圆明园_中华世纪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425,火烧圆明园(2 / 2)

但是很不幸,英法联军的炮火实在猛烈、实在密集。清军虽然不要命地往上冲,但还是不能冲破敌人的防线。

人不怕死,马怕死。遍地开花的炮火、巨大的声浪把马吓惊了,扭头就跑,把后面的部队冲击得乱七八糟。

僧格林沁无计可施,只能败退而走。英法步步紧逼,一直逼到八里桥。

八里桥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关卡。退到八里桥就不能再退了,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

清军投入所有兵力在八里桥展开绝地反击,不计伤亡反复冲锋,但硝烟散尽只剩下八里桥头屹立的旗手。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电影《火烧圆明园》里面那个镜头。

咸丰听说洋人逼近北京,闻风而逃,带着老婆孩子金银细软逃往承德。

英法联军在突破八里台后,绕城而走奔向城西。据说他们得到消息:扣押的谈判代表被押往圆明园。

圆明园遭殃了。英法联军进了园子一看,这么多好东西,抢吧。

三天三夜,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遭到彻底的洗劫。英法联军“离开圆明园时,军中每个人都获得值45镑以上的掠夺品”。

十九世纪一英镑含金七点几克,按当前金价每克将近500元人民币计算,折合人民币3500元左右。45镑就是15万多。据当时的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估计有价值600万英镑的财物被掠走或破坏。

那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件件都是无价之宝。

圆明园大水法的十二生肖铜首都被这帮强盗抢走。其中一个铜首后来出现法国拍卖会上,拍出1400万欧元的天价。

这帮强盗将圆明园里面的珍宝抢劫一空后放火烧毁圆明园,以报复清朝扣留他们的谈判代表。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中国老祖宗保存了多少代的宝贝,不是被掠就是被烧,就这么没了。

曾经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根残柱立在荒草中。

远在承德在咸丰得到消息悲愤兼集,下令处决抓来的英法谈判代表泄愤。但是留守北京的奕已将洋人代表送还英法联军,希望重新展开和谈。

英法开始不同意谈判。奕通过俄美两国公使居中调停。

在俄美调停下,英法和清朝再次坐到谈判桌前。

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现在清朝只能任由英法提条件。英法提出赔偿军费。英国要求把九龙岛割让给他们。奕一一答应。于是他们在《天津条约》的基础上又补签了一个《北京条约》。

英法相对来说没提什么太苛刻的条件。这要“归功”于太平天国。英法联军出国的时候他们的国会都嘱咐了他们,战争的目的只是确保签过的条约将被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不是推翻清政府,否则会让太平天国捡了便宜。

相对于太平天国,洋人更喜欢和满清打交道。

洪秀全起义初期,外国人非常兴奋,以为基督教在中国已经开花结果。尤其是洪秀全禁止拜祖宗牌位,把庙里的偶像都砸了,更让外国人欣慰。他们打算支持洪秀全去夺取政权。

但派人过去实地一考察,满不是那么回事,没把他们鼻子气歪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充满中国特色。洪秀全自称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第二个弥赛亚下凡,要求全世界的基督教国家都赶紧过来归顺。

洪秀全向洋人喊话:“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上帝)哥(耶稣)灭臭虫(满清)。”他称西洋各国为“西洋番弟”。他对“西洋番弟”讲话叫“天王赐西洋番弟诏”。“诏”的意思是君对臣下的命令。也就是说,西洋各国跟太平天国是兄弟关系,太平天国是兄,西洋各国是弟。西洋各国的国王跟洪秀全是君臣关系,洪秀全是君,各国国王是臣。

外国人一看这还了得。如果扶植洪秀全得了天下,我们得把洪秀全当君当哥当上帝供着。洋人于是放弃了支持洪秀全打算。相反他们主动和清朝联系帮助清军剿灭洪秀全,表示“停泊各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他们帮助清军建立了洋枪队,甚至派兵直接参战。

英法签完和约撤兵了。俄国以调停有功也要得些打赏,不仅签了一个中俄《北京条约》,获得了英法联军通过战争获得的各种好处,还把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的“共管”土地据为己有。

中国的雄鸡版图东北丢了一个大鸡冠子,西北丢了一个尾巴尖,前前后后被老毛子挖去150万平方公里。

满清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且不说西北,满清的先祖最早是生活在黑龙江以北的,后来逐渐南下进入辽宁。先祖的栖息地,满清说扔就扔了。

不过也没办法,实力在那摆着。

清政府唯一能做的补救措施就是放松关内百姓移民东北的限制,防止俄国人伺机抢占黑龙江以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