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从严治吏(上)_西汉权臣霍光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 从严治吏(上)(1 / 2)

第二十六章从严治吏

“大将军,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朕认为朝廷当今确是要严明执法,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宣帝早年生活在民间,十分清楚老百姓对官员贪腐的切齿痛恨,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散朝后,他留下霍光说道。

“皇上英明。”霍光也很清楚这种现象,也很懂得这个道理,可一直没有精力来重点抓好吏治。他拱手说,“老臣接受孝武皇帝遗托辅政时,可以说面临的是危机重重,百废待举,朝廷上层内讧争斗、国内数处暴动叛乱、边境匈奴时而侵犯,我的主要精力只能用在休息安民、平乱维稳、固边卫国上。现在皇上提出要从严治吏,老臣认为已经到了应该抓可以抓的时候了,我完全赞同。”

霍光的言下之意是,吏治出现严重问题,不是我放纵造成的,我不是不想抓,是内忧外患使我腾不出手来抓。

宣帝见霍光赞同自己的动议,就与霍光商量了狠抓吏治的具体招数。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派出使者持朝廷符节到各郡各封国,诏令晓谕二千石级别的官员要谨慎理政,用自己的道德风范感化老百姓。这叫做先“打招呼”。

接着,就是查案办案。一年内,一些腐化贪污的官员都相继被查出诛杀。

随着反腐的深入,朝廷高官、封为阳城侯不久的大司农田延年被人举报,揭发他在修建昭帝陵墓中有贪污行为。

“啊!这怎么处理呢?”宣帝和霍光接到举报后,又惊又怒。

昭帝年轻急亡,他被葬于抢工建成的地下墓室后,陵墓还在继续修建之中。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招募郡国吏民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人迁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居住。作为昭帝的继承人,为了表示自己孝忠、减少朝廷开支,宣帝拿出自己的私钱水衡钱来为昭帝修建平陵,为迁移到此地的百姓兴造住房,也就是“安居工程”。西汉皇室储藏的钱,都由水衡都尉和水衡丞掌管、铸造,故称水衡钱。

当今皇帝的私钱都拿出来了进行建设,你田延年身为朝中主管财经的重臣,还在修建之中以权贪污,又怎么不怒?

田延年又系霍光的多年幕僚门客,一直才能业绩过人,特别是在废黜刘贺尊立宣帝上作用非凡,“以决疑定策”封为阳城侯,发生了贪污犯罪,又怎么不惊?

宣帝想了想,就主动向霍光提出,田延年贪污一案,既不交御史府也不交廷尉府,先由丞相府审理,意思就是不走纪检法律系统,只在政务部门内部调查,视情况变通处理。

霍光心里很急。过了几天,霍光召来丞相蔡义询问审理情况。

“蔡大人,究竟是谁告发田延年大人啊?”霍光待搀扶丞相蔡义的两个属官退出后,关上门问道。

“唉,是茂陵两个很有钱的商人焦氏、贾氏。”蔡义摇头回道。

“这两个人我知道。”霍光记得,这两个人曾通过管家冯子都来为子女出钱买官,被自己拒绝。

“他俩为什么要告发田延年大人?”霍光接着问道。

“事情是这样的,孝昭皇帝驾崩后,这焦氏、贾氏认为赚钱的机会来了,便立即以数千万钱为本,购买积贮木炭、苇草等下葬用的物资,以待朝廷高价购买。等到为孝昭皇帝办理丧事时,这些物资在市上根本就买不到,经办官员找到这焦氏贾氏,喊价很高,只好请示主管财经的田大人如何办理。田延年大人听后,十分气愤,便上奏说商人在皇帝年轻病逝后,不但没有一个臣民应有的悲伤,反而利用国丧预先收贮下葬用的物资,准备等到朝廷急需时获取暴利,这不是一个遵纪守法正当经营的商人所应该做的事,请求给予没收处理。”

“对,这是我签批的,对这两个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就应该坚决打击。”霍光拍着案几说道。

蔡义乘霍光说话的机会,喘了喘气说:“这两个家伙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一下就损失大了,都十分怨恨田延年大人,就花钱找人查找田延年大人的问题。”

“哦。”

“大将军您应该记得,当时在民间租用了三万辆牛车,从渭河滩拉沙,赶紧构筑孝昭皇帝地下墓室。”

“老夫记得,那是赵广汉大人负责这事的啊!”

“租用车辆、组织运输是赵广汉大人负责,但最后费用给付是田延年大人负责的啊!”蔡义叹了口气说,“从渭河到桥下运沙送往陵地,定的一辆车的租金一千钱,田延年大人上报时却虚报增值为每辆二千钱,总共六千万钱,他贪污了其中的一半。”

“啊!”霍光听后大吃一惊,沉吟一会问道:“蔡大人将如何办理?”

“田延年大人趁主持先帝驾崩国葬公事之机贪污三千万钱,罪属大逆不道。可丞相府没有审判之权,案情查明之后,只能移交廷尉府。”蔡义停了停说,“皇上把此事先交给老臣受理,我揣摩皇上是看在田延年大人曾是大将军的幕僚门臣,又是功绩显著的朝中大臣,还是想从轻处理。”

“对,蔡大人说的很对。”霍光高兴地看着蔡义说道。

蔡义走后,霍光决定出面为田延年疏通,认为田延年只能从态度上找出路,连忙秘密召来田延年,打算进一步问清事由,叫他进宫去当面向宣帝认罪退钱,以求宽大处理。

田延年是个倔犟孤傲之人,见霍光询问他是否用权贪污,便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否认道:“我本出于大将军门下,蒙受您的大恩才得到现在的爵号官位,下官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你真没有做这样的事?”霍光两眼紧盯着田延年问道。

“真的没有。”田延年仍是否认。

“田大人,你若有此事,那就现在进宫去当面向皇上认罪退钱,请求宽大处理。

你若真的没有此事,那你就应该到丞相府赶快澄清事实,朝廷将深入追究,查清真相,据实论处,还你一个清白,追究诬告之人。”

“多谢大将军关怀下官。”田延年含泪拱手,跪谢霍光。可他出了大将军府门,没有去丞相府澄清事实真相,也没有进宫向宣帝坦白认罪,而是直接回家了。

过了几天,丞相府只好把受理情况移交给御史府。

御史大夫田广明接过案宗一看,知道了全部案情。他认为此事肯定真实,也知道宣帝和霍光的心思,为保护田延年,就对太仆杜延年说:“按照《春秋》一书的大义,可以用功劳掩盖过失。当初在废掉昌邑王刘贺时,若不是田延年大人站出来勇于直言,则大事不能成功。”

“确实是这样。”杜延年点头赞同。

“我看了全部案情,田延年大人上报租金时虚报增值总共为六千万钱,他实支给了出租人所在的县里三千万钱,另三千万钱现在可以就说县官全部收到后拿出钱请求他收下的,也可以就当作是他自己向朝廷乞求赐给他三千万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希望杜大人将我这番愚蠢之言禀告大将军。”田广明知道杜延年是霍光多年的幕僚门臣,就直接说出他的设计。

“田大人好主意!”杜延年一听,伸出拇指称赞。他觉得田广明的想法很好,就连忙去大将军府将这些话禀告给霍光。

霍光听杜延年讲完,感慨说:“田广明大人说的是啊,田延年大人真确实是勇士!当初在决定大事时,多亏他挺身而出,他的举动一下震动整个朝廷。”

“微臣至今记忆犹新。”杜延年说道。

“当时的情景,使我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霍光随之抬手按在自己的胸前继续说:“感谢田广明大人为田延年大人辩白,但田延年失去了自救的机会,依照朝廷的通规,应该将他送到监狱去,由公众来议决他。”

“大将军一贯是按规办事啊。”杜延年不由赞道。

“我不这样做不行啊!”霍光苦笑一下,捋着胡须说,“请你代我向田广明大人道歉,让他明白告诉田延年大人,自己主动到监狱去,老夫相信他会得到公平的裁决。”

田广明听到杜延年转达霍光的意见后,深为佩服霍光的稳慎老练,连声叫好,就派人到田延年家里说了上述情况。

性格偏激的田延年还是不愿按照霍光说的办,不肯主动到监狱去,就对田广明派去的人说:“多谢大将军、田广明田大人宽恕我,出来为我开脱。但我有什么脸面进入牢狱,让官民众人当面指点耻笑我,让狱卒囚犯在我的背后唾骂呢!”

田延年在田广明派去的人走后,一个人走出家门,来到大司农官衙旁边的屋子里,紧闭房门,拽开半边衣服,拿着刀剑在室内来回走动。他自此将自己封闭于室内,外人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既然田延年自己不愿主动认罪自首,过了几天,丞相蔡义下了逮捕令,派丞相府主管监察的官员召唤田延年到廷尉府去受审。

这时,封闭、孤独、紧张、悔恨、烦躁、绝望,使田延年的精神已经进入了极不正常状态。他在紧闭的屋子里听见外边逮捕人的鼓声越来越大,越来越近,心想:“当年飞将军李广因迷失道路未能及时参战,不愿受那些刀笔吏的质问污辱而拔刀自刎了。我田延年一堂堂朝廷高官、阳城侯,怎么能被刑卒抓捕送审!我生是轰轰烈烈,死也要不同凡响。死算得了什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想到此处,田延年“哈哈”大笑一声,抽出刀剑朝脖子一抹,顿时一股鲜血迸射而出,他随之仰面倒地,睁目而亡。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春,大司农、阳城侯田延年因贪污罪自杀,他的爵位取消,封地收回。

霍光在朝中一个重要有力的胳膊断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