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秋天,奉命征伐匈奴的五路大军从长安出发了。
以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率骑兵四万余人,从西河郡出塞;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骑兵三万余人,从张掖郡出塞;前将军韩增率骑兵三万余人,从云中郡出塞;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率骑兵三万余人,从酒泉郡出塞;云中郡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率骑兵三万余人,从五原郡出塞,约定诸路大军各出塞二千余里。
匈奴听到汉朝派出了大批军队前来征讨的消息后,便携带着老弱病残者和财物,驱赶着牲畜急忙向远方逃奔了。
因此,汉朝五路兵马没有多大收获,于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五月罢兵而还。
五路大军战果报送到宣帝和霍光面前:
度辽将军范明友出边塞一千二百多里,到达蒲离候水,斩杀、俘虏匈奴七百多人,掳获马牛羊一万多头。
前将军韩增出塞一千二百余里,到达乌员,共斩杀、俘获匈奴一百余人后,又到候山斩杀、俘虏一百多人,掳获马牛羊二千多头。
蒲类将军赵充国按约应当与乌孙国军队在蒲类泽围击匈奴,乌孙军队比约定日期早到并离去了,汉军没能与乌孙军队会合,随之出边塞一千八百多里,向西到了候山,斩杀、俘虏匈奴人,共获得匈奴单于使者蒲阴王以下三百多人,掳获马牛羊七千多头。
以上三位将军因听说匈奴已然退走,都没有继续进军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就全都退兵而回。宣帝与霍光认为他们的过失并不严重,所以从宽处理,未加处罚。
祁连将军田广明率领一路四万兵马,从西河出发,出边塞行进一千六百多里,到达了鸡秩山,斩杀俘虏匈奴十九人,获得牛马羊一百多头。田广明正打算返回时,在路途中碰上了从匈奴回来的汉朝使者冉弘等人,说鸡秩山的西边有大批的匈奴。田广明一听有大批匈奴,不敢前进,便告诫冉弘不准说有敌军踪迹,要他回到朝廷就说没有匈奴人,准备率兵回汉朝。御史属臣公孙益寿劝告田广明,认为不能这样做,田广明不听,仍率军返回。
虎牙将军田顺出塞八百余里,到达丹馀吾水边,斩杀、俘获匈奴一千九百余人,掳获马牛羊七万多头,就此停住不往前走了,率军队提前返回了汉朝。
宣帝和霍光认为田广明明知敌人就在前面,却畏缩逗留,停住军队不敢向前进击;田顺没有到约定的期限便回来了,还欺骗朝廷,虚报俘获人畜的数量,就把他俩都交给廷尉审讯。
田广明和田顺自知罪重,于是自杀而死。御史属臣公孙益寿劝谏田广明,被提为侍御史。
战果最辉煌的是常惠指挥的乌孙国骑兵。
常惠以出使护卫公主的校尉身份持符节到达乌孙国后,乌孙国王昆弥亲自率领翕侯以下的五万多骑兵出征,在常惠的统制下从西方进入匈奴地区。在东进途中,与惊惶西逃的匈奴人马相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激战,匈奴军队大败而逃。
常惠带领乌孙国的军队乘胜前进,到达右谷蠡王的王庭,俘获了单于的父辈以及嫂辈、居次、名王、犁污都尉、千长、将军以下三万九千多人,抢得马、牛、羊、驴、骡、骆驼共七十多万头。
凯歌高奏胜利返回的途中,不料乐极生悲,出了个“小插曲”:还没走到乌孙国境内,乌孙国王提出要将他们俘获的人、畜等全部留下自用;这都不说,更有甚者,有个乌孙人竟然偷走了常惠的官印、绶带和节杖。
常惠带着十多名随从灰溜溜回到汉朝,又愧又忧,以为此行有损大汉朝廷形象肯定要被杀头。谁知宣帝和霍光一听,两人同时互相望着哈哈一笑,认为出征的五位将军都没立什么战功,只有常惠出使乌孙国取得很大战果,不但没有追究丢失符节的事,还封常惠为长罗侯。
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兵民死亡伤残逃亡和远途迁徙死亡的牲畜不可胜数,从此国力衰耗,一蹶不振,既十分害怕大汉国又十分怨恨乌孙国。
常惠回国没几天,宣帝和霍光决定又给他分配一个任务,携带黄金财物前往乌孙国,赏赐会战有功的乌孙国贵族,以巩固强化两国继续联合打击匈奴。
“常爱卿,朕和大将军派你再去趟乌孙国,如何?”宣帝用赞许的眼光看着常惠说。
“承蒙皇上和大将军看重下臣,我十分乐意。”常惠在宣帝召见他之前,霍光在陪他来殿的途中已经谈过,所以当宣帝问到他时,便立即答应。
“又要辛苦你了。”宣帝说道。
“不辛苦,这是臣子的应尽之责。”常惠起身回道。
“爱卿此去还有什么要求?”宣帝示意常惠坐下后问道。
“皇上、大将军,我有一个请求,不知能讲否。”常惠分别向宣帝和霍光拱手说道。
“你有什么请求就直接向皇上说吧!”霍光在旁边鼓励说。
“对,你说。”宣帝说。
“皇上、大将军,龟兹国曾经杀死朝廷派遣出使西域的校尉赖丹,一直尚未受到惩罚,臣这次出使乌孙,请求顺路去征讨龟兹国。”常惠说出自己几天来思考出来的想法。
“征讨龟兹国?”宣帝沉吟了。
四
常惠说到的赖丹原系扜弥国太子。
霍光知道宣帝不清楚赖丹被杀事,见宣帝沉吟,就向他说起赖丹被杀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