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昌平村的一众人家已经烧起了炉子。
白日里上山砍柴,夜里就围着炉子烤火。
莫小落受不了柴火烟呛,便从陵城买上了几麻袋炭回来。
其实炭她也没有烤过,从前家里都是有暖气的。
她突然后悔,当时怎么不知道在屋里盘个火炕呢。
就像电视里那种,把炕烧的热乎乎的,躺在上面一定舒服。
宋氏和沈氏早早吃过晚饭,便来莫小落家里闲聊。
“哎向嫂子,你说我当时怎么就没跟你家一起种个晚季稻呢,我要是那时候种了,这会儿就不用掏那么多银子买粮食了。”
宋氏家里和莫小落家一样,所有田里的稻谷都毁了,颗粒无收。
他家现在吃的粮食,都是买回来的。
现在粮食价格一天天上涨,大米更是一天一个价格。
莫小落母女两忙着种晚季稻的时候,村里的人都笑他们。
可谁知道她家的稻谷竟真的种出来了,不但种出来,还丰收了。
她家一年的这个收成,都能顶上别人家三年了。
向氏坐在火炉的另一旁,喝着莫小落给泡的茶。
“当时小落说要种二季水稻,我也不太想种的。不过反正人和田都闲着,种一种也不损失什么,不过就是多做了几个工,我才试试的。”
她要是知道能有这么好收成,说什么也要拉上宋沈二人一起种啊,她们曾经都那么帮着自己。
沈氏笑了一下,带着点自嘲:“谁说不是呢,当时我和孩子他爹还说呢,小落莫不是伤到了脑子,这个季节种水稻。”
有点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莫小落,沈氏现在觉得被伤到脑子的那个人是自己。
“哗,原来婶子们竟然在背后这么编排我啊。”
莫小落砸吧了一下嘴巴,将烧好的开水又给她们续上茶。
“瞎说什么呢,这哪儿叫编排。”宋氏笑骂道。
“是是是,这不叫编排。”莫小落坐在那儿摇头晃脑的,惹得小冉一阵大笑。
“瞅瞅这群皮孩子,一凑到一块儿就没个正形。”
打闹了一阵,莫小落道:“两位婶子,你们两家的粮食都不多了吧。我说句话,你们可不许再说我伤到脑子了啊。”
“啧,你这孩子。”向氏嗤道。
“不会不会,便是我们都成了傻子,小落你也傻不了。”沈氏和宋氏对看一眼,这丫头也太有意思了。
“说真的,你们手上若是银子还宽裕,就多买点粮食回来吧,越多越好。”
“这是为何?”宋氏不解,粮食啥时候不能买。
“今天天旱,还不知道多少地方没有收成呢。我听说近日米价已在大涨,怕是再过不久,就无米可买了。”
这也是听老宋说的,他可是早早的就屯了一大仓谷子。
宋沈二人对视了一眼,眼里略带点怀疑。
米价大涨不假,可她们活了这许多年,还未曾听说过有银子买不到米的。
虽说会贵点,但总归能买到的吧。
不过莫小落说的也不假,往后若是米价又涨了,那手上的银子能买到的不就又少了么?
“婶子们不信我?”莫小落挑眉,她可是真心想帮她们的。
虽说自家的稻谷不少,可也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