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赵安阳偷偷溜出了府邸大门,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赵安阳穿了一身白色长衫,做普通书生打扮,信步溜达。
她已经在酒楼附近转悠了好几天了,也没再见到那日的小贼。
蹲守这活很需要耐心。
赵安阳无聊地四处看着。
一个女子正坐在街边哀哀地哭泣,旁边还坐着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
那孩子面黄肌瘦,身形矮小,大约四五岁的样子。
赵安阳的视线和那孩子的相撞了。
那孩子视线中的空洞与木然让赵安阳吃了一惊。
那个女子边哭边哀婉地诉说着家中的不幸,家里男人死了,孩子又意外失去了双腿。
不少路人听得凄凉,纷纷扔下钱来,还有些妇女老人擦起了眼泪。
赵安阳细细看去,那女人蓬头垢面,穿的破衣烂衫,那双手却是柔嫩细滑。
女人的视线偶尔落到孩子身上,却是半分柔情也无。
赵安阳看着坐在泥地上的不言不语的稚嫩孩童,心里很是不舍。
她走到那女人面前,扔下了一些银钱,女人低着头千恩万谢。
“这是你的孩子?”,赵安阳蹲了下来,轻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是啊,这是奴家的儿子!”,女人愣了一下,抬起头看了一眼赵安阳。
做过警察的人,眼睛都很锐利,赵安阳眼中的锋芒让那女人瑟缩了一下。
“这是你娘吗?”,赵安阳柔声问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着赵安阳,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恐惧。
女人站了起来,警惕地看着她,“这位公子,满大街的人都知道这个残废是奴家儿子。”
“如果是我,我不会说自己儿子是个残废!”,赵安阳心疼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很是烫手,小男孩发着高烧。
赵安阳愤怒了,“你住在哪里?可有照身贴?”
照身贴类似于今天的身份证。
“诶呦,这位公子,你可是衙门里的官爷?!”,那女子声音尖利了起来,楚楚可怜的脸上浮现出了精明的神色。
“这孩子是你儿子,你肯定有他的照身贴,拿给我看看。”赵安阳平静地说道。
不少路人围了过来。
女子哭了起来,“各位大爷大妈,我们家里遭了旱灾离乡背井,在这里讨口饭吃,还有人怀疑我们是歹人!”
“只是看一下照身贴罢了,你怕什么啊。”,赵安阳将那个小男孩抱了起来,烂裤管空空荡荡地垂了下来。
小男孩很久没有洗过澡了,身上很臭,黏糊糊的头发里可以看见跳蚤在爬动。
女人干嚎着冲上来,“有人抢孩子了!我不活了!”
赵安阳侧身让了过去。
围观的人群里走出来一个带刀的衙役。
女人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迎了上去,“官爷,青天白日地,这人想抢奴家的儿子!”
女人经常在这里行乞,巡街的兵丁早就打点过了。
“你这人不好好去读书,在这里查人家的照身贴?!”那衙役打量着赵安阳。
他见赵安阳一身白色布袍普通书生打扮,心里想着,这书生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来管闲事。
“你姓甚名谁,可是衙门里的差役?”,一个衙役趾高气扬地问道。
“我是赵安阳,我怀疑这位妇人拐卖孩童。”,赵安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