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时_品位与孤独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儿时(2 / 2)

书,是人世间又一大乐事。

但要命的是,使我快乐的,不是上课的书,而是课外的书。

其实课本里的文章我也是极喜欢的,但是当我得知我即将要背诵它的时候,它就变得不可爱了,它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能够消灭我。而轮到背诵的时候,自然是尤其痛苦的。

奇怪的是,我也并不是不擅长背课文,我曾经自己偷偷地看小说,每看完一篇,我都已经可以背出来。

可是,我奶奶不允许我看课外书。

“你看的是什么书,音音?”

“我……”内心一阵惶恐。

“好像不是语文书吧?”

“是课外书……”

“考试要考吗?”

“不考……”

“呀!音音,你什么时候学会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了!”“课文都背掉了?”“考试考得出来了?”“别看这种没用的书,看这种书考不上大学的!”

我一直很敬畏我的奶奶,我也一直认为她说的都是对的,我该听她的话,我只有听她的话才是对的。于是,我也每每有负罪感,当我一阵狂喜地拿起一本“乱七八糟”的课外书的时候,当我如饥似渴地看着一篇“没有用”的小说或散文的时候,当我把这些“没有用”的文章看得倒背如流的时候。

然而我竟像一个“瘾君子”,我怎么也戒不了这些书的瘾,一面又牢牢地记着奶奶的教诲。于是我的童年一直在狂喜和负罪中度过,而这狂喜和负罪的交织又每每使我感到焦虑和自责。奶奶对我那么好,我却辜负了她。

我内心很矛盾。

我对不起我的奶奶,我没有一直好好读书。

我说的是——“没有一直”。

我刚刚踏进校门的时候,我是极喜欢读书,极喜欢上课的,尤其是语文。

我超级喜欢汉字,我对汉字的喜欢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当我在田字本上写生字的时候,我总是过分的追求完美——因为汉字真的太好看了,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想要写的和课本上的一样好,精确到每一撇、每一捺的长短、角度、位置。于是,本来明明一节课可以写完的,我总是要再延长一个课间的时间;我的小伙伴们早就跑出去玩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教室里,如痴如醉地精修着每一个汉字。

我喜欢那声情并茂的语文课,我喜欢听老师用更加生动语言和音调,给我们讲解课本里的故事。我喜欢听老师把课文延伸出去,给我们讲些故事背后的故事,那些故事里面的人物。

记得有一次,老师偶然间提到了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句话:把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看待。

我竟记住了这句话,并且出奇地喜欢这句话。

而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孩子。我不太确定我当时是否真的懂了,但我确定我确实被这句话感染了。

在很久之后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上,老师提了个问题,大概是让我们谈谈感悟。我举手发言了,我的回答就是海伦凯勒的这句话——我们要把生命中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看待。

其实我在发言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是海伦凯勒说的,它就是从我的脑子里蹦出来的一样,脱口而出——它像是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音音,希望你能够把之后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看待。”公开课后的下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突然微笑着对我说。

想必我那天的发言,一定“威慑全场”了。

而使我对语文课感到厌倦的,是我升了中高年级的时候。背课文是其中缘由之一,其二是考试。

“必须考前十!”奶奶这样要求我。

其实,一开始考前十对我来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是几次“掉链子”之后。

考砸了,奶奶该凶我了。整颗心都被埋没在“被凶”的恐惧中,我完全没有心思听老师讲评试卷;而看着那张分数不如我意的试卷,我更是无心听讲。

我就是这样的颓唐,你以为我在“考砸”和“被凶”之后会加倍努力?不,不是的,我总是沉浸在上一次考砸的“悲伤”中,而且我只是“悲伤”;也许是过于悲伤,以至于我都没有理智,为这悲伤的缘由做点什么。

是的,我从来不去思考我考砸的原因——我是连讲评试卷都不听的,我怎么可能会知道我差在哪里。

成绩!成绩!成绩!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了成绩。

“考这么差,肯定不认真!”奶奶是这样“凶”我的。

然而我扪心自问,我是“很认真”的,我是下了课都还在背课文的……

我不喜欢读书了,尤其是语文,因为——

成绩!成绩!成绩!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了成绩。

课文是没有味道的,上课是无趣的,汉字是不可爱的……除了成绩。

我对语文是“不感冒”的……除了成绩。

当然,除了“成绩”还有“考试”,没错,考试本身也是使我兴奋的。

因为有考试,我就有了“将功赎过”的机会。

我在考试的时候是极其认真的,“这次我要进前十,不,进前五!”于是课堂上没精打采的我,在试卷面前“满血复活”。

试卷是可爱的,因为它给了我重新“飞黄腾达”的机会。然而题目是可恶的,字是常常不会写的……

我是只知道考试,而不知道用功的。

而每当想起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我便抵触语文课的。

每当想起上一次考试没有考我背过的那一大堆的课文,我便更是抵触语文课的;同时,更加抵触背课文的。

于是课文也是不背——反正也不会考的——考了我也是会背也不会做的。

于是我连“背课文”得来的这点知识储备也丧失了。

我糊糊涂涂地上课,这课真的太无聊了——因为,课文是奶奶提前好多天就让我看过了的,甚至很早很早之前就让我背熟过的,我对里面的那些有趣的东西是预先知道的,而且近乎已经被我嚼烂、唾弃、厌倦的。

但我对课本以外的东西都是极感兴趣的——比如说橡皮就是极好玩的。

你用圆规在上面扎出密密麻麻的洞,然后用铅笔在这密密麻麻的洞周围,描上黑乎乎的一圈、两圈、三圈……于是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黑点,像是密密麻麻的黑洞……我曾几次想钻进这洞里面去——当语文老师注意到我的时候。

我的眼睛在闪躲——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我想钻进一个洞里去,躲开那一双眼睛。

我慌张地拿起笔,然而它不争气地滚到了地上。

“啪——”的一声,教室随即陷入了尴尬的宁静。

现在全班都注意到了我。

我想分身,钻进那密密麻麻的每一个洞里去,一个洞躲开一双眼睛。

尽管我“混蛋”至此,我的语文老师竟从来没有“放过我”,“任凭我去”。很大程度上,是我在作文上的那点功绩——她每个学期都有收藏我的作文本。

我成绩不好,“三好学生”、“积极分子”什么的是跟我毫无关系的。但神奇的是我在期末的时候,总是能够获奖厚厚一大叠的作文本——她希望我多写作文,这我是知道的。当然也有很多别的本子,单线本、双线本之类,但最多的还是作文本。所以我小学六年,几乎没有买过本子。

“音音,你自己分数再加一下,看看有没有加错。”有一次语文考试后,我荣登“第二”——是倒数第二。

“音音,初中该好好读了。”毕业那天,碰巧轮到我值日,我照常打扫教室,语文老师突出出现在我身后。

我对不起我的语文老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