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购买拖拉机后
爷爷身体不好。李锐也不会养驴,瞅着这几十亩地发愁。算了,去信用社贷款买拖拉机(自己的钱不敢再露了)。反正上边力推无息贷款鼓励发展小商品经济。
贷款的事一说就办,张主任再次看李锐十分顺眼:他怎么知道我有贷款指标呢,上边要求每个村今年必须放款10万,这下解决2万。
有了2万,李锐想把驴卖了,爷爷舍不得,算了,就当给爷爷留个座驾。有了驴车,爷爷每天还能出门地里溜达干点活,秸秆柴火往回拉。
东方红拖拉机12马力11800元,在县城边托人加工一个拖斗600元,买上配套的双铧犁220元。等李锐突突突的开着拖拉机回家,又在村里掀起一股浪潮。
六月麦子熟了。收麦子最麻烦的就是打场。李锐的地都在南边,自己就先清除一亩地做一个压麦场;收了麦子摊到场里,赶紧用石碾压,压好后挑秸秆,收麦,扬场,装袋,拉回家储存。秸秆还得压个二回。最怕压好了,还没挑秸秆下雨,那就全泡了。农民苦就苦在碰到恶劣天气,一年收成全玩完。
李锐,喝口水擦把汗接着收割麦子,手头还没丈母娘快煞是惭愧。赵妮挺着肚子帮爷爷在一边收堆,待会用拖拉机拉倒场里晒;老赵半死不活的只能做饭送饭,还不如俩小姨子顶事。这时节热风热死人,麦子也借这热风迅速干燥;收早了脱不下粒,收晚了一碰就掉在地里白干了。只能在快干时迅速收割。苦啊。
看着一边跑着玩不知苦的俩儿子,李锐又有了干劲。
连着几天收了一半时,天气骤然变了,从艳阳高照变成倾盆大雨。李锐每次收了就用拖拉机拉回垛到西屋,基本不敢在场里过夜;今天及时听了天气预报没收,也算躲过一劫。不过倒霉的不止一家。
不指望后世的联合收割机,能有个收割机就省大事了。每天弯腰割来割去,回家时直不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腰来。李锐下决心明年搞一台收割机。
葡萄园种的黄豆,收获时节不一样,错开了,不然累死也干不过来。以后叫小农庄吧,早没葡萄了。
累死累活收完麦子,又累死累活点玉米,又累死累活浇地抢小苗。把几个孩子也累的够呛,每天帮着装袋,点玉米。实在干不动了。
晚上爷爷找了几个上岁数的老头和妇女,谈了谈,一天10元。术业有专攻,李锐大小伙子收麦子扬场还不如老头老太太。终于干完了。
就这,各位看官就晓得,农村没男劳力,啥也干不了。农村夫妻为啥离婚少?少一个就干不了。
虽然李锐感到差点累死。在别人眼里可不这样。每天摇把一摇,突突突开着拖拉机拉走,压场也快,拉的也多。中间还插空给老马把粮食拉回家,一车搞定。比驴强多了。
有了经验,收黄豆时还找这帮人,一礼拜干完。接着浇地、翻地准备种白菜。
到了秋天收玉米拉秸秆,李锐更是发挥智慧的大脑。拖斗里提前铺好大绳,然后把拖斗装的5米高,晃晃悠悠拉回家。把大绳一头捆在树上,车往前一走,如小山般的秸秆自动翻下了车。
各家如山般秸秆堆在一起,这是大家一年做饭的烧料。也是小孩子盖城堡玩耍的地盘。
收完玉米,老赵一家子匆匆回城,免得烧饼生意没了。两个小姨子拖拖拉拉不愿意走,老二赵蓝15了上初二了,瘦瘦弱弱一副美人胚子模样;吞吞吐吐想和李锐说啥,被赵妮反感的塞了20元打发走了。
等闲下来,晚上搂着媳妇,贤者时刻来临后,李锐感到,不能这么被动,不然这些土地成了负担。财富积累农业永远不如工业。食品厂断断续续的开着,本来就是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农忙自然没人。现在闲了多生产,反正保质期是1年。
年底,赵妮再为李家添一女儿。李锐欣喜若狂,儿女双全啦。喜庆之余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意外,县城丈母娘怀孕5个月了。李锐进城报喜才知道,看老赵云淡风轻的样子李锐目瞪口呆。赵蓝倒是早就知道,想说被姐姐轰走,这下得机会了,把李锐拉到一边巴拉巴拉都说了。
严巧凤怀孕怕老赵发怒本来想打了,老赵反而劝她留着,打胎对身体不好。弄的她疑神疑鬼迟迟没动手,到现在月份大了也就准备生下来。烧饼都是每天半夜在家里做好,让老赵装保温箱出去卖。眼看就混不下去了。
人都在也不好问啥,等第二天大家上学卖烧饼都出门了。就剩下严巧凤和李锐,才知道实情。原来老赵思来想去,忽地有了要一个儿子传宗接代的想法,明里暗里鼓励老婆出去交朋友。可严巧凤自李锐来过后还真就消停了,也不打算让那大哥再喝汤。僵持不下时,她反而有了妊娠反应,让老赵又喜又怒。喜是有了希望,怒是你居然真的让人喝汤。
这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顺其自然吧。李锐又担心:“不会是...”。严巧凤别过头哼一声:“是。”那大哥白忙活啊。
想想自己孩子比小姨还大,这算啥事。农村遍地糊涂事,那差自家这一桩。算了。
“别的不说了,我闺女满月酒得回去啊。到时候烧饼摊暂时让给别人吧。”李锐计划中。“当然得回去,老赵还得回家,他的病越来越重,现在就是强撑着。”严巧凤也是无奈。好好的买卖干不了,莫非天生泥腿子命。
满月酒,李锐办的排场。宰了一头肥猪,酒是五元的特曲,每桌一盒哈德门。让大家对李家又有了敬畏。西街没有大户,现在李锐就是大户。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现在都围在他周围,办啥事他说话比小队长老马还好使。毕竟,谁家婚丧嫁娶,都多多少少借过他钱。
老赵一家子回来不走了。俩女儿她姐姐管着花钱,老婆也攒了点钱,够老赵扑腾了。院子里又充满了人气。人啊,就得生活在人群中,一个人钱再多也不叫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