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启理想的大门_融界风云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开启理想的大门(1 / 2)

在绿色覆盖的北方高原,一条宽阔的公路像一支离弦的箭穿梁跨河伸向远方。一辆凯迪拉克在刚刚开通的高速路上风驰电掣般急驶,它承载着历史使命的重托,更带着天降斯人的大任,向北,向北,一直向北驶去。

车轮飞驰,心如江海,一座座大山、河流被甩在身后。

啊!回来了,回来了,她梦境般地回来了。

肖雨奇望了望车窗外,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她能以这样一种形式打道回府,回到她原来起步的地方,而今被北.京总行列为全国金融改革试点的新州市分行。

车内副驾驶坐着省行人力资源处处长王信德,后面坐着省行行长蔺宏如和这次新任新州分行行长的肖雨奇。王处长和蔺行长就是特意来送肖雨奇走马上任的。

新州,是北方的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的城市。这里不仅地貌广域,物产丰盛,人杰地灵,更是有着北方内陆特性的一座城市,人口集中,优势产业突出,经济发展增速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肖雨奇离别的这三年中,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新州市乘着改革的东风,不断加大基础产业建设,开发优势资源,使它一跃成了西部开发的领头羊。总行这次之所以能做出把改革的试点行放在新州市的决定,也就是考虑了它在北方的代表性。可妙肖雨奇就是在这座城市长大的,又是回国学习人员,所以,她任新州分行试点行的行长,也是总行特意指令的。蔺宏如行长,是前一年上任省分行行长的,虽然他上任的时候,肖雨奇还在国外学习,他并不熟悉她。可他对她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经历也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他从她的经历中看出了一个人对金融事业的忠诚和执着以及那种深藏在内心的迷恋。他认定她就是不会负愧于时代,敢于拼搏的那种人。他相信这样的人,只要你把她放对了位置,她就可以创造出惊人的业绩,而今他要做的就是把她扶上马再送一程。

车子在疾速前行,车内四个人的心情都格外激动。刚上车的时候,大家都被公路两旁优美的风景所陶醉,谁也不说话,只管关心窗外的世界。当行驶了几十分钟后,蔺行长从车窗外收回目光,看了看身旁的肖雨奇,颇有点像送自己的子女出远门似的,有几分担心,也有几分不舍。他还是忍不住地说:“雨奇,该说的话,我都给你说了。改革历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你只要把住一条,就是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你就坚决去做。至于做对做错,要多动脑筋,讲究方法,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

肖雨奇说:“蔺行长,你放心吧,我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也相信改革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在内陆城市,人的观念和行为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这势必会对改革形成巨大的阻力,但我相信人的观念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推动是一方面,但历史的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革故鼎新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只是……”

“只是什么?”蔺宏如不解地问。

“只是,我原来在新州分行,是一个无名小卒,就是觉得我的身份和资历去承担这样重大的任务,从心理上有点身不配位。你说,就连我自己都有这种感觉,你想别人会怎么看?”肖雨奇说完,有点忧心忡忡的样子。

蔺宏如哈哈大笑起来说:“雨奇啊,雨奇,你多虑了。按你的说法,那丑小鸭永远变不成金凤凰。正因我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这次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我将原来几位年纪大一点的副职都调走,你懂得我的用意吗?”

“懂得。他们几位都是我原来的领导,你是为了让我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给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所以才这样安排。”

“懂得就好,那你还顾虑什么?以前老夫子说过一句话:‘大道无形,长养万物’。相信自己,相信党,相信人民,我就不信还有什么干不成的事。”

肖雨奇还是忧心忡忡地说:“道理是对的,但在现实中,我知道有些事做起来并不轻松,我怕就怕在最艰难的时候,我扛不住。”

蔺宏如鼓励说:“你不要怕嘛!有时候,有些事你实在扛不住了,扛不动了,不要忘了,在你身后还有我这个大老板在,我会全力挺你的。”

话说到这,肖雨奇觉得蔺行长已经说到家了。她手捂胸口说:“蔺行长,您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说给我了,那我还有什么话可说?一句话:我干!争取干好。”

“不,是一定要干好!”蔺宏如斩钉截铁地说。

这时坐在前排的王处长说:“蔺行长,你就再不要给她加压了,她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来,咱们轻松一下,听听音乐。”随即对司机小刘说:“来,给咱放一首好听的歌听听。”

小刘轻轻拧开音乐按钮,一首朱冰慧的《到远方》从车内流荡出来:

微风轻抚你精致的脸庞

多喜欢能看你嘴角上扬

我爱的少年我爱的模样

把你酸甜苦辣放在心上

你开心时我心随你荡漾

你别难过我会为你悲伤

心底的情深缠绵那么长

我会守护着你地老天荒

梨涡旋在你的脸上我想啊想

红海一浪一浪一浪地荡啊荡

最纯的模样最初的信仰

海绵宝宝派大星的友谊不能忘

每当天空暗下来你就是我的光

远方的路再昏再暗我为你照亮

……

轻盈的歌声在车厢里回荡,感化着每个人的心灵。在歌声的催化下,肖雨奇的思绪被带进了曾经走过的岁月。车轮飞驰,思绪绵长,朝着向北的方向,路有多长,回忆就有多长。一回回、一段段带伤、带泪的回忆,有酸楚,也有甜蜜、幸福和微笑。

要命的六月一过,银行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随着各项数据的出炉,国华银行新州分行召开各县支行行长会议就成了定局。尽管这是一年一度的工作例会,但每年都有不同的内容。在分行召开的支行长会议上,平路支行行长昊明珠的心里,一半是火山,一半是冰川。好的是平路支行的各项业务指标名列前茅,半年的苦没有白下。不好的一面她从刚刚提拔为分行副行长并兼分行人事科科长陆楠的嘴里,得知了要调她手下的得力干将肖雨奇回分行工作,这并不是她没有预料到,而是这个决定比她的预料提前了好多,她有点不好接受。

肖雨奇是两年以前从华东财经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按照当时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都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基层至少锻炼一到两年以上,也就是说首先要从坐柜台、抱箱子做起。当然肖雨奇也不例外。

当时来讲,能有一个科班出身的高材生进分行,那真是一个香饽饽。幸运的是这个香饽饽就被分配到了平路支行,这对昊明珠来说,真是求之不得。肖雨奇在基层的这两年时间里,做得相当出色。她从坐柜台、抱箱子、点票子做起,轮流做遍了基层一线几个主要岗位,出纳、记账、复核,以至到对公、信贷等样样做得精细、准确,很快就表露出了积极向上,素质精良的苗头。在实践中她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业务能力很快就得到提升,她觉得金融工作小到无休止的出出入入,大到那些单位成千上亿的资金回流和应用,都有着本身不可估量的意义。既然迈进了银行的大门,她就绝对要忠诚于这一份职业,把它做细、做精、做好。从走进.平路支行的那一天起,肖雨奇绝对没有因为自己是高材生而盛气凌人。她见了支行老一点同事,总是师傅上,师傅下,工作中碰到难题,不停地向他们虚心请教,和新老员工关系处得都非常融洽。

在熟悉了各项业务之后,她的专业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对于经营中的一些固定环节,她常常能大胆提出自己很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每天面对窗口拥拥挤挤的人流,她建议把代发工资和日常代收费的客户设专门窗口,这样就能真正保护优质客户来柜台存款。她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支行行长昊明珠的支持,试行一个月后,果然效果不错。

昊明珠看见肖雨奇做工作,爱动脑筋,最后她不得不把她放在信贷岗位上,因为信贷这个岗位太特殊了,可以说是决定全行效益的一个重要平台,运作好了,资产质量和利润都不用担心。肖雨奇来到信贷股后,她就跟着老信贷股长贺庆林,不断深入各个企业,搞信贷调查,适时把握放贷对象。经过一年多的营运,信贷工作就凸显出了明显的效益。对此,昊明珠想贺长林年龄大了,把他调换下来让肖雨奇当股长,可这一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的时候,市分行在省行业务技术比赛后,就动起了她的念头,要把她调回分行。这是按照市分行郑明博行长“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主导思想提出来的,这一提议在分行党.委会上得到一致通过。分行信贷科,大多是年龄偏大的老同志,思想守旧,认识循规蹈矩,真有点跟不上形势。就为这郑行长早就有了想法,想补充一些年轻人进去,可是平时碍于这关系、那关系,哪个都动不得。好不容易熬到六月底,老信贷员董跟明要退休了,郑行长才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补充一名年轻的大学生进去,所以就把目标放在了肖雨奇身上。

可是,在开这次行长会议期间,当副行长陆楠向昊明珠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她一口一个不同意。她对陆楠说:“陆行长,你调其他任何人都行,就是肖雨奇不行。我坚决不同意。”

陆楠问:“为什么?”

昊明珠说:“你这不叫挖墙脚,你是在拆柱子。我刚刚培养起来的一个好苗子,就让你给盯上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