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巧儿捧着蜀葵花欢欢喜喜的打理去了。
就这样,一连三天,李思琪察觉出不对来了,每天清晨起床,都发现书案上有那么几朵蜀葵花,却并不知道是谁放的。
李思琪觉得有些困扰。
因为母亲掌管着家里内眷事宜,就连忙去找了母亲,将这个事情与母亲说了一番。
李王氏并未多想,本着让女儿安心的想法召集家里大小下人这么一打听,发现竟无一人知情!再三的询问,最后一个护院说,前几日看见一个小和尚在府外徘徊些许…
这一下,事情可就闹大了!
李怀马上下令,约束家中子弟管住言行!又赶忙询问女儿有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女儿闺房被大胆的淫僧无故闯入,这事要是传出去,女儿的清白可就说不清楚了!
李怀现在对这和尚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嚼其肉,啖其骨!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旮瘩,要是被毁了名节,李怀想都不敢想!
整个九塘县现在就是以抓捕淫僧作为第一要义!
抓捕的过程中也有一段小插曲,在李怀签发海捕公文的时候,找了当时诗会在场的好些人询问和尚的体貌特征,众人描述的竟愣是不一样,甚至是南辕北辙!
最后由于没有通缉人犯的画像,闹得九塘县是见和尚就抓,遇光头就审!
李府周围方圆三里更是重兵把守,别说是和尚了,就是谢顶的路过都要拷起来问两句。
一连七天,每天李思琪闺房的书案上都会放着几朵新采摘的蜀葵,但是别说抓人了,人影都没见到!
这么一闹挺,李府这点事可就传开了。这事可就有点玄幻了,李家的护院不分昼夜的守着小姐闺房,连个人影都没见着,这是闹妖精啊?!
百姓也是三人成虎、众说纷纭,有的说李府大小姐是遭了邪祟了;有的说李怀做了亏心事,那和尚是厉鬼化身,回来找李怀讨债;还有的说那和尚是蜀葵花成精,看上李大小姐了…
这和尚也从淫僧,一跃晋级为妖僧!
李大小姐每天是又急又恐,积郁成疾,身体越发憔悴。李怀愁的是大把大把的掉头发啊…每天烧香拜佛希望早日抓到妖僧,呸!不拜佛!见和尚就恨!
九塘县周围的一些侠士也是闻讯而来,要会会这所谓的妖僧,为民除害!
道士也来了不少,吵吵着要开坛捉妖!
和尚没来,和尚不敢来…
转眼间,从诗会那日算起,已经过了半月之久…
……
这一日,将将傍晚时分,正是下值与晚饭的档口,九塘县之内的一处酒楼当中,三三两两的人群结伴,早已将酒楼坐满,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新到九塘县的江湖人士。
大家纷纷讨论着妖僧事件的起末与进展,分享着自己听来的线索与分析,好不热闹。
就在酒楼二楼靠窗的一处,有一人倚着窗台,自斟自饮。饶有兴趣地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啧啧称奇。
这人看着三十多岁的年纪,样貌不算俊俏,但是忠厚儒雅,穿着一身淡色青长衫,袖口与衣摆绣有白色云纹,腰间挂着一副丝绸的扇套,头发自然披下,在后背一束,给人的感觉格外的亲近和善。
抬杯翻腕,温酒入喉,轻吐一口酒气,中年人擎着嘴角,喃喃道:
“这九塘县还真来对了,没想到遇到这等奇事。妖僧?我倒要看看你是人是鬼?”
“小二,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