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阅读_两个女人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部分阅读(2 / 2)

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当时颇有点气急败坏地凝望着眼前的,这一个顽强而又俏皮的氏族。

他后来是不可思议地摇头笑了。

5

天下大势有时可以搅动得如同一潭的浑水,有时却像骤雨走过的草原高空,澄明得令人感动。科尔沁蒙古人与努尔哈赤的女真人这时节的争斗就像一对顽皮清健的年轻人。两个民族都有着同样争强好胜的急性子,双方赌气起来,就气喘吁吁地扭打在一处,可一时谁也很难占据明显的优势。待得扭斗的双方累得筋疲力尽的、罢手坐在了草地上,双方都用黑津津的眸子好奇地打量了对方:大家都是铁干虬枝的在江湖上立得住的一条汉子嘛,一种惺惺相惜的英雄情结油然而生。

一位来自蒙古古老部落的美丽女孩(5)

那时节的两个民族,就犹如我们熟读过的《水浒传》中江湖好汉的行径,不打不相熟。因此,两个新鲜活泼的民族,一骨碌就从草坪上坐了起来,翻身便拜。后来的科尔沁蒙古人竟然成为了努尔哈赤子孙们骑马挎刀打天下的最好伙伴。

因此,从1612年起,努尔哈赤开始难得地俯低了他高傲的头颅。他开始向桀骜不驯的科尔沁人派出和亲的使者,求聘老对手明安贝勒的女儿。

这时的明安对于才华横溢的努尔哈赤早就佩服万分。

象征着求婚喜庆色彩的鼓乐,一俟在他的营地响起,明安贝勒的所有争斗恩怨都在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他欣然接受了努尔哈赤的聘礼。为了表示自己对于这一门亲事的郑重与重视,明安贝勒亲自把女儿送到了努尔哈赤的宿地大宴成婚。他回来笑呵呵地给自己的氏族兄弟们解释:自己的这一种行为汉人称之为良禽择木而栖。蒙满联姻,这是象征爱情的敖包这当然是蒙古、女真交往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大动作。从前的百余年间,蒙古的历代大汗们用天下人的血泪祭拜出了自己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女真部落过去被蒙古人歧视地称呼为珠尔齐特人,女真族亦不过是众多向蒙古大汗进贡称臣的属国与氏族中的一员而已。现在,科尔沁的女子们伊始为努尔哈赤以及他统领的胸大肌性感发达的女真男子们诱惑得意乱情迷。这标志女真族与科尔沁部双方数百年君臣结盟的渐次确立。

历史中,像蒙古、女真两族间的和亲行为,政治上的考量永远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当时,蒙古、女真通过姻亲结盟,带给努尔哈赤的最大好处在于:兵力的加强有助于女真族拓展前路。

努尔哈赤起初起兵,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光棍不怕寡妇的无赖闹事。要讲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应该是后人附丽的光环而已。

努尔哈赤在一众草莽英雄中,显示的过人之处是:他从起兵的伊始,就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一次只打击一个敌人的重要军事原则。这是他在动乱的草原上,立稳脚跟的重要法宝。而他的立国之战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模糊的。

努尔哈赤在征战的闲暇,经常会颇自负地对手下人讲:临阵对敌,一次只能瞄准了一个目标。这就像我们平日里的喝酥油奶茶,同时把数碗的热奶平端在了自己的嘴边,就一定把自己呛坏了。只是,努尔哈赤的一揽子买卖虽然开张了,可是,对于今后的蛋糕能做多大,努尔哈赤自己心中,很长时间都没有底。

与科尔沁人的和亲,触发了努尔哈赤“近交远攻”的战略思想。努尔哈赤后来把科尔沁人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各族民众,尽可能地绑紧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这使得努尔哈赤的事业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滞缓后,陡然出现了一种云路鹏程九万里的艳阳天。努尔哈赤自己后来微笑地承认:是科尔沁如花的女子们,给自己带来了好运。

手边有一组从史书上抄下的客观数据:综观有清一代,满蒙皇家贵族间的联姻竟高达了五百八十六次之多。满族在关外的三十二年中,有过八十四次的联姻。入主中原的二百六十八年间,则发生过五百零二次的联姻。其中:清皇室女子出嫁给蒙古上层贵族的联姻为四百三十次,东北时期二十七次,入据北京后四百零三次。清帝王及宗室子弟迎娶蒙古族贵族女子一百五十六次,关外五十七次,入关后九十九次。这样两族间大规模、长时间的联姻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华人书香吧

一位来自蒙古古老部落的美丽女孩(6)

有尚武勇悍的蒙古族人民,在苦寒的高原上,为大清朝筑就了一道忠实的屏障。大清的统治者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免去了因为边疆靖晏而疲于奔命的苦劳。

6

在与女真人和亲的大潮中,孝庄文太后的祖父莽古思——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位王爷,也身不由己地卷进了与建州女真的联姻热潮之中。用一句现在颇流行的话:“女人事业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将这句话用到孝庄文太后的祖父莽古思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所操作的数次联姻的质量,竟然维系到了博尔济吉特氏的百年兴衰。

孝庄文太后的祖父莽古思,堪称为这场联姻活动中目光独到的精明人。莽古思兄弟三人在科尔沁蒙古人中都很有势力。莽古思自己是老大,老二是那个被努尔哈赤追赶得赤条条的明安,三弟叫孔果尔。三兄弟决定与建州女真人联姻后,二弟明安、三弟孔果尔的选择很实在,他们各把一个女儿嫁给了其时如日中天的努尔哈赤做小福晋。

大哥莽古思则懂得淘宝要淘到潜力股。他独把十五岁的爱女哲哲,嫁给了当时尚不起眼的二十二岁的、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后来,在莽古思王爷嫡传的五代女子中,陆续于大清王朝的宫殿中,产生了四位的皇后、三位的皇妃以及十余位的亲王福晋!

当时,莽古思提出要嫁女儿给努尔哈赤的儿子时,努尔哈赤的十五个儿子中,有十二个是娇媚的小哲哲可选择的对象。诸子中,如果要讲到人品的淳厚与华贵,当年的第二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十子德格类以及沉毅谦和的皇太极,因为均为嫡出,都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四子当中,皇太极的条件似乎不占有明显的优势。如果以尚武的塞外民族的择偶条件来评价,皇太极的军功,当时还赶不上在疆场厮杀多年的代善、莽古尔泰两位哥哥。可人家莽古思王爷手捋着飘逸的山羊胡,硬是从皇太极与众不同的外八字走姿,看到了斯子后来清气满乾坤的前景。

莽古思将皇太极敲定为爱女哲哲出阁的不二人选。

1614年的春天,莽古思王爷把打扮得花团锦簇的爱女哲哲,亲自送入了建州女真的地界。努尔哈赤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尔沁王爷颇是重视,特意让这场婚事的男主角皇太极带领一支盛大的迎亲队伍,走到数百里地的辉发河流域迎接。

当时,他们就在辉发的扈尔奇山城,大开城门,迎接来自草原各方的嘉宾。在鲜花盛开的草场上载歌载舞,大宴亲朋好友。那一场婚礼的精美与华贵,在那征伐无度的战乱年间,殊为难得。

7

姑姑哲哲出阁时,皇太极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布木布泰,尚沉睡在襁褓之中。她是在1613年的春寒料峭时节,降临于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的天地间的。她的前面,还有一位从小就出落得仿佛淡白梨花般婉约的小姐姐海兰珠。海兰珠很喜欢这一位睡相端庄可爱的小妹妹。

因为路途的遥远,兼以春天的气候寒热难测,海兰珠与她的小妹妹布木布泰,应该是无缘于姑姑哲哲的那一次结婚盛典的。可是,她们姐妹的命运却是宿定的。她们是注定了一个在十一年后,另一个在二十年后,在清宫的雕檐溢彩的宏美建筑中,与姑姑哲哲幽静地相逢。虽然正史上对于孝庄文太后的童年是无案可查的。可孝庄文太后后来亲密的伙伴苏麻喇姑,仍坚定地相信着下面的一件轶闻。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位来自蒙古古老部落的美丽女孩(7)

据说是在布木布泰七岁那年,她跟着长兄吴克善到自己家的牧场去巡视。在博尔济吉特氏家庭的兄妹间,小布木布泰与淳厚的长兄吴克善最要好,这自然也奠定了小布木布泰后来一生中与长兄吴克善的情真仁和的兄妹亲情。

仲夏的草场,大地铺上了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翠绿,柔顺依依的细草之间,间或有小而白的花朵开着。暖风徐来,确是令人陶醉。中途,路过一个喇嘛庙时,有一位游方的芒鞋僧侣坐在寺庙的一旁替人看相。草原上这种流浪的喇嘛比比皆是,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吴克善与他的一干随从气宇轩昂地从喇嘛庙的近旁走过,芒鞋喇嘛忽然冲着吴克善的背影叫了一声:贵人请留步。草原上对于喇嘛教素来是敬重有加的,芒鞋喇嘛说要给吴克善看相,宅心仁厚的吴克善自然没有拒绝。芒鞋喇嘛开口就讲:贵人有贵相。随从们就嘲笑不修边幅的喇嘛:是人都晓得我们的主人,具备堂皇的贵人之相哪。

布木布泰当时年幼,她对于看相算命的一套了无兴趣。所以,她就骑在马背上,饶有兴趣地眺望着蓝天上飞翔的鸟儿。芒鞋喇嘛一眼瞥见了她,神色骤然间为之振奋。芒鞋喇嘛讲:“这小女孩未来的前途才真的是无可估量呀。可她如何跑到这里来呢,真是咄咄怪事!”随从们更加觉得这邋遢的喇嘛是在装神弄鬼。大家都开口啐他:“这是我们莽古思王爷最钟爱的小孙女,天生的金枝玉叶,何消得你在这里嚼口嚼舌!”芒鞋喇嘛接口争辩:“她的金贵,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娇媚贵气哟,她将来的前途是要嫁一个大国之君的,将来我们这片草场上的所有子民都会感受到她的恩泽!”随从们听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了。他们骂芒鞋喇嘛:“大国之君?你不会说是我们的小格格,要嫁到中原的大明母仪天下吧?天朝的君主怎么会万里迢迢地跑到这外夷之地来娶妻子呢?你怕是在做白日梦吧?”

吴克善当时制止了随从们的无理嘲笑,尽管他也觉得那芒鞋喇嘛可能是信口开河。但游方之人,以百姓万家的随缘为生,俗众还是以敬为念。转念至此,吴克善随手丢给了喇嘛几个赏钱。

可是,那芒鞋喇嘛见周围的人都在嘲笑他,就愤愤然地不肯要吴克善的赏赐,起身拂袖而去。芒鞋喇嘛一边走,一边口中轻吟:“天涯芳草,临别怅惘,十二佳龄过朱雀桥。眼见得,天上人间,软玉温香,德言恭俭,为天下众生瞻仰。”

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把喇嘛的相命当成了一种笑话。孰知后来,二十五年的光阴轻快地过去了。清太宗皇太极也病死了。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登临了皇位。福临的清兵,潮水般地涌入了关内。福临取代了大明皇帝端坐于紫禁城的嵯峨的帝位上。昔日的小布木布泰摇身一变,而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皇太后。昔年那喇嘛的“为华夏兆民之母”的预言,竟然神奇般地得到了印证。

8

与科尔沁蒙古人的联盟,使努尔哈赤觉得,来自蒙古高原上的压力顿时一减。接着,努尔哈赤迎来了他政治生命中一个创造性时期。这一次,他选择的对手,是自己暗暗期待了数十年的大明朝。

努尔哈赤一想到,接下来将与庞然大物的明朝发生铿锵的政治对决,他的胸腔中就会迸发有力的吼声。所以,1618年,当努尔哈赤在关外以七大恨誓师时,他检阅自己嗜血好战的将士们。萨尔浒大决战他想到尖刀割断大明皇族们的喉管时的一种微凉,他的声音就兴奋得微微颤抖。他的略微病态的激情,迅速感染了数万等待搏杀的女真族勇士们。他下达攻击明朝的指令,他的虎狼之师,当年就潮水般地把大明的东北重镇抚顺淹没了。华人书香吧bsp;一位来自蒙古古老部落的美丽女孩(8)

次年,明、后金之间摆开阵势的萨尔浒大决战,即便放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战役。

这个阶段,努尔哈赤武有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那样的“五虎上将”。文治则有额尔德尼、达海、范文程这样的博学通达之士护驾。

是役,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把自己天才军事家的指挥艺术以及自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推向了巅峰状态。

努尔哈赤以六万女真族子弟兵,横扫了号称四十七万精兵的四路铁桶合围的大明军队。像杨镐、杜松、马林、刘艇这样的狠人,他们在明军中都不算是怯战的角色。可是,由于最高指挥员的技不如人,他们最后的结局都只能是“无尽霜叶滚滚下”。此后,努尔哈赤大刀阔斧地挥军西进,踏平辽东,踹开开原、铁岭,把大明朝在辽沈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坛坛罐罐砸了个稀巴烂。

袁应泰、熊廷弼面对气势汹汹的努尔哈赤,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哀然而叹了。

是役的最终结局是,大明朝损兵折将、失地千里,从此,明朝力量大衰,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

至此,痛快酣畅的努尔哈赤才顺势回兵,开进到女真族的扈伦四部。

他厌倦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就顺便把倔犟不降的叶赫贵族们清理了。这样,努尔哈赤在关外的一揽子买卖,就火火红红地闹腾大了。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囊括了从东海库页岛到明朝的辽边,自蒙古、嫩江至鸭绿江,已达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

地盘虽大,人口却仍嫌单薄。但手脚勤快的努尔哈赤坚定地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早在萨尔浒战役前的1616年,也就是大明的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关外建立了后金国,建元天命,国都赫图阿拉城。这对于科尔沁的莽古思王爷也是一件喜事。从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名正言顺的皇亲国戚了。

努尔哈赤大汗确定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人为和硕贝勒,号称四大贝勒,协助自己襄理朝政。

皇太极此时在皇室子孙的权力竞争格局中,正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

天命六年(1621年)的春季,努尔哈赤发动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辽沈之战。是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取辽阳,努尔哈赤于中午即作出了迁都辽阳的重大决定。后来,又再迁掌控全局的沈阳城。

当时,激情过后的努尔哈赤,应该有着“白萍吹尽楚江秋”的老年心境了。

他的迁都,是给后面的继承者,摆出了一种烈士暮年的进取姿态,鼓励着后金的子孙们,不要忘记了关内月色花香的锦绣山河。

9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事业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势头。科尔沁的莽古思王爷是浸润于一种甘甜微凉的喜悦中的。可是,老王爷的心底不时也会掠过了一丝的隐忧。最令科尔沁的莽古思王爷放心不下的一件事情是,就在努尔哈赤决定迁都辽阳的这一年,爱女哲哲已经二十一岁啦,那是女子的性成熟时期。她与皇太极的婚姻过去七年。可是哲哲仍然是一无所出。这样的事体,对于生活于皇族宫殿的女子而言,确是一件严重的事情。

当时,皇太极的身边尚生活着另外两位的侧福晋。她们既贤淑,做事情又得体大方,家庭的背景也非泛泛的无名小辈。一位是钮祜禄氏,皇太极之结发妻子,声名显赫的“开国第一功臣”额亦都的爱女。产一子虽已夭折,但结发夫妻的患难之情却是隽永的。

一位来自蒙古古老部落的美丽女孩(9)

另一位继妻乌拉那拉氏,生下了后来的女真族英雄、长子豪格,后来又添一子格格,长女亦为她所生。膝下拥有二子一女,加上努尔哈赤汗王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是她的亲姑姑。乌拉那拉氏实力的强劲足可令哲哲寝食难安。

有时候,生活于皇室深宫的女子,她们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权力与欲望的战争。因为在她们的身上,各自承载了自己家族太多的期待。所以,她们在皇族男子心目中的恩宠废兴,其实是紧紧地抓住了生活在宫闱之外的、整个家庭的心灵的。

年轻待嫁时期的布木布泰现在,出身于蒙古贵族的哲哲有难题了,她处在两个风致颇佳的女真暴发户的围困之间。

她们望着哲哲的目光均是别有深意的,她们丝毫未掩饰自己对于哲哲嫡福晋地位的垂涎。

这对于哲哲,甚至于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而言,都是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荣誉与利益的保卫战。

令人欣慰的是,当时的努尔哈赤在力挫大明的焰天气势之后,他自忖后金的实力,尚未强大到可以一口吞灭大明。他就把解决问题的目光,又重新盯住了耀武扬威的北元林丹汗身上。

这样,与察哈尔林丹汗同种同祖的科尔沁等蒙古贵族之态度取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当时,科尔沁莽古思王爷把爱女哲哲,在后金皇子中的尴尬处境看在眼底。莽古思王爷一咬牙,再次向努尔哈赤大汗提出了进一步联姻的建议。

如此,在哲哲远嫁七年之后,草原上的人们又一次看到了蒙古格格远嫁后金的盛况。只是这一次,努尔哈赤汗王的作风跟上次有一点的不同。他降低了姿态,命令后金的公主女儿们也走出了深宫,远嫁给魁伟雄健的蒙古男孩。

这样,科尔沁蒙古部寨桑贝勒的长子吴克善,就在天命十年(1625年)这一年,走在了将妹妹布木布泰嫁给皇八子皇太极的路上。

后来,好事的治史者总是会忍不住猜想,年轻待嫁时期的布木布泰应该有过“春山低翠、秋水凝眸”的惊艳吧?不过,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孝庄画像,大抵是孝庄中后期的画像。一副脸庞丰腴、慈眉善目的样子,中年发福过的下巴似乎是有肉袋的。这已经谈不上是一个漂亮出众的女子了,不过,作为一种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形象,却还是福祉呈祥的。

《清史稿·后妃列传》讲: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这是经过修饰后的皇妃之正面形象。

朝鲜人当年在后金的宫中,常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