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云突然记起从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禅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放不下的。”
苦者说:“可我就偏偏放不下。”
禅师让苦者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
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禅师说:“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痛了,自然会放下。很简单的道理。
可是,事情到了诚诚身上,为什么就行不通?为什么痛了,他还是不能放下?
诚诚这样一个坚强的孩子,原来为了一个“情”字,竟可以如此脆弱,如此神伤。
王秋云是过来人,从前,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爱——明知是煎熬,却无法躲开。明知无希望,心却收不回来。如果是言情或是影视戏剧,她可以感动。可是,这是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儿子。她不能让他再受伤害。哪怕他自己愿意,也不行。
无论如何,诚诚不能和颖子再呆在一起。如果还在一起,他只会越陷越深,越来越痛苦。今天不过是一个男同学上门来找颖子,他便反应如此巨大,那以后呢?
眼看着颖子一天比一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漂亮。很快,会有男孩子排着队来约她,等她,极有可能,就站在诚诚家窗外。
诚诚会眼睁睁地看着颖子花枝招展地下楼来,满面春风地跟男孩子出去约会。也许,看见诚诚,她还会“嗨”一声,叫声“诚诚哥哥”。
到那时,他会怎样?会不会发疯?
再往后,颖子会从这里出嫁,会有高大健全英俊潇洒的男人来这里迎娶她。
诚诚会亲眼看着颖子和她的爱人手牵手离去,脸上笑靥如花。
到那时,他又会怎样?王秋云想都不敢想。
三个月前,只为戴雪梅的几句话,诚诚便绝望痛苦得不能自拔,找人打架,以至于受伤骨折。将来亲眼看着颖子幸福地出嫁,对他来说,是不是还不如直接拿刀杀了他?
世上有些希望,经不经得起一再落空?
人间有些伤,能不能在心里一尝再尝?
凉意从王秋云的心底蔓延开来。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绝不能。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能眼看着他受伤害。
王秋云深深地吸一口气,问诚诚:“那你有什么打算?”
诚诚看着妈妈,有些茫然。打算?他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他会继续喜欢颖子,做她的哥哥,她的朋友,直到她长大。
“你会告诉她吗?”
诚诚摇摇头,说:“不会。她还小。”
王秋云稍微安心一点。然后问:“那以后呢?”
诚诚想了想,说:“不知道。等她上了大学再说吧。”
对未来,诚诚没有信心。
也许,等颖子长大以后,他会告诉她:在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他就偷偷地爱上了她。
也许,他什么也不会说。l3l4
、第33章误会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上一个人的感觉,诚诚不知道;也不去想。他只知道;他每天都很想念颖子,哪怕她刚从身边离开;他便开始想念她。
那天;看《辽宁青年》;里面有篇文章;鼓励年轻人尽早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文章中有一系列的问题;来帮助读者确立人生的方向。问题前面,有一段话,提醒读者;一定要面对自己,给出真实的答案。
诚诚决定试一试。
逐个读题:
“你每天最期待的是什么?”
“你最喜欢什么?”
“什么让你感到幸福?”
“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逐个回答:
“我每天最期待颖子来。”
“我最喜欢和颖子在一起。”
“颖子让我感到幸福。”
“我将来打算和颖子在一起。”
他将残废的身体、世俗的眼光等抛在脑后,正视最真实的自己,从而得出这些答案。
然后惊骇地发现,自己的答案全部和颖子有关。
明显的,他的人生的方向是颖子。说他胸无大志也好,说他糊涂无知也好,是的,这是他要的。
他吓住自己。
颖子现在是一名初三的学生。虽然只是上半学期,已经很忙。也许,下半学期会更忙。不过,颖子相信,不管怎样,比不上诚诚哥哥忙。因为,他现在高三。
开学后的头几个星期,颖子每天雷打不动,一放学便来诚诚家,陪他锻炼,然后回家做作业。
因为有颖子的日日相伴,诚诚觉得自己因祸得福,几乎希望受伤的腿慢一点恢复。
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告诉颖子:“今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恢复得不错,差不多已经回到从前的水平。”
颖子的脸上绽开笑容,心里却有些怅然若失。
她当然希望诚诚哥哥早一点康复。可是,她也喜欢这样天天来陪他锻炼,不仅可以看到他英俊的脸庞,温柔的笑容,还可以捏他日益强壮的胳膊。如果他需要更多的时间锻炼恢复,她一点也不会介意。
可是现在,他的腿已经康复,她没有理由再天天来。更不用说,他高三,时间宝贵。
颖子说:“那我以后少来,免得耽误你学习。”
诚诚在心里大叫:“不,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