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世纪初叶,位于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盛产热带花草的小国,当地有位名叫斯朗伊妮的少女,从小就非常喜欢一种茎枝微弯、花朵倾垂的野花。当她出嫁时,她要求厅堂上多插一些以增添婚礼的气氛。来自备方的亲朋载歌载舞,相互频频祝酒。谁料海量甚浅的新郎,只酒过三巡就陶然入醉了。他垂头弯腰,东倾西倒,新娘只好扶他进卧室休慈)众人看到这种挽扶的姿态与那野花的生势何其相似乃尔。不少姑娘异口同声他说:“噢,这花可真像扶郎哟!”从此,扶郎花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了。
扶郎花,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因原产非洲,故别称“非洲菊”。其植株较矮,一般高约三四十厘米。叶片呈羽状深裂,簇生于植株基部,有点像蒲公英的样子。花梗高出叶面,一梗只开单花,属头状花序。花瓣宛如雀鸟的长舌,轮生在花蕊的四周,大如杯口,状似光芒四射的太阳。花色非常丰富,有啡红、宫粉、橙黄、纯白、浅紫等单色和红白相问,斑点洒金等复色。一年四季都可开花,以春秋两季开得较多。当盛开之时,绚丽秀雅、娇态玉立,令人目不暇接。从开到谢。种在盆上的有7~10天,摘下插于瓶上有5~6天。如果花瓶不及时换上干净的清水,花梗就会提早软化,直接影响花朵的保鲜。
扶郎花虽问世已久,但欧美各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兴旺起来。它的植株因不大美观,家庭很少用来盆栽。大多数都由花场经营,在温室培育切花供应市场需要。到20世纪70年代,它一跃而为世界名花,在国际市场非常畅销,几乎与玫瑰、剑兰、康乃馨等平起平坐。据报道,1991年美国纽约市平均每人购买扶郎切花183枝,比10年前增长了5倍,被列入家庭用花的第三位。
当今全世界的扶郎花品种共有330多个。按朵头直径可分大轮种(12厘米以上),中轮种(8厘米以上)和小轮种(5厘米以上)三大类。其中,以大轮种的价格较高,重瓣的比单瓣的更贵。扶郎花中的美洲虎(jaguar)系列在是目前市场上最畅销的。
扶郎花喜欢在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环境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c,如果低于7c,叶片便会枯黄。在江南一带如果冬季能注意防寒大多可以投产。但此花最怕风雨袭击,如果露地栽培很难保证产品质量。故批量生产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应用塑料大棚种植才能获得理想产量。
扶郎花的繁殖方法有二:一是播种。通常每朵花可结种子二三十粒,可在春季或秋季播下。二是用分株法。把母株旁边长出的小苗取出,最好每两株作一组挖穴栽种,这样有利于增加开花数量。至于有条件的地方如能实行试管育苗,对于良种的加快繁育推广将更为有利。
扶郎花的根系比较发达,主根较长,侧根也多。在种植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经过深耕细碎,起高畦种植。每畦种两行,其行距为35~40厘米,株距则3o厘米为宜,这样疏密适中,可防止叶片相互遮盖,对开花更有把握。
扶郎花因具有“接力赛跑”的开花习性,上蕾先出,另一蕾又接瞳而至。每年每亩约可生产鲜切花5~6万朵,多的达到8万朵,对养分的需求甚多。故每月都要追施人畜粪尿等有机肥2~3次,草木灰1次,并施少量豆饼或花生鼓,以补充其开花的体力消耗。
此外,每季度还要在畦面上撒施一些硫磺粉,以防止霉病的滋生传染。
栽培技术
繁殖:盆栽,以播种为主。播种时将种子尖端向下,半覆盖。在发芽时,需要有光照。温度宜20c—25c,半月以后萌发。也可分株繁殖。现已广泛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育苗,可获得大量品质一致的植株。
管理:扶郎花根系发达,株行距要求30厘米x30厘米。种植时根冠要在土表之外,以避免腐烂。待苗株长大后,晚冬早春之交可以大量施肥。要随时除去枯萎黄叶,保持土面洁净。要经常撒布硫磺粉,以防治霉病。栽培技术要点:
(1)注意基肥,合理密植。扶郎花生长期较长,基肥应重施有机肥,并注重磷钾肥的使用。定植密度一般行距40厘米-50厘米,株距30厘米-40厘米,每亩用苗约2500株-3300株。定植时间在春秋季为宜。
(2)促发快长,摘除初蕾。定植后可施用少量速效性肥料,保证植株在开花前形成一定的营养体。如果现蕾后植株仍很弱小,应摘除花蕾,延长始花期,以促进植株生长。
(3)花期肥水宜勤施薄施。开花期扶郎花对肥水需求量大,应及时补充养分,追施肥料应勤施薄施,一般每两周追肥1次,以速效肥为主,氮磷钾肥兼施,切忌偏施氮肥。
(4)清除老叶,防病治虫。
(5)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夏季高温不利于扶郎花生长,应注意降温。为保证冬季生长及开花,可进行多层覆盖,有条件的可加温。
(6)优选种苗,及时更新。扶郎花产花能力以新苗栽后第二年最强,花的商品性也好,以后逐渐衰退。因而最好在栽培三年后更换新苗。
用途
扶郎花植株挺拔,花色丰富,可用作花坛栽培或盆栽,也可作切花材料,是冬季高品味的观赏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