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蕊当时吓得心里乱跳。她想,那信曾经经过张丽华之手,但张丽华却没有把信给她,会不会是张丽华看出了什么破绽,把那封信给扣下了。
我们连队的信件收发过程是这样的:基地通讯班每天上午去一趟县城邮电局,将全工地的报刊邮件全部取回来,然后我们连的通讯员小刘再到通讯班去拿,回来以后按排为单位进行分发。男兵排的信件报纸,他都是直接送到宿舍;女兵排的他从来不进屋,或者是在房头喊一下,把屋子里的人喊出来,或者是路上碰见哪个女兵让她捎回去。今天上午张丽华曾经到连部开了一个小会,一定是小刘顺便将话务排的报刊信件都给了她。
话务排的人多,因此每天都会有十封八封的来信(此时没有手机,电话也很少,电报又太贵,因此信件往来比21世纪要频繁的多),张丽华怎么会发现佟蕊的那封“家信”不同寻常呢?这就只有一个解释,张丽华偶然发现了那张奇怪的邮票。
四分钱的邮票跟八分钱的邮票图案不同,加上使用较少,因而比较显眼。张丽华如果再看寄信地址,就会发现这张四分邮票不可能将佟蕊的家信跨省寄到蒙道来。她如果再仔细看看邮戳,就会发现那信是从蒙道县城“寄到”蒙道县城的。弄清楚这一点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对这封信产生深深的怀疑,然后再产生“偷窥”的好奇。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这个“可能性”将导致张丽华的“破案”不用费那么些事。
我前面说过,张丽华跟贾医助很熟悉,怎么熟悉起来的我不太清楚,但我可以猜,我想可能张丽华早就对贾医助感兴趣,她完全可以利用各种借口经常去卫生所,积极地主动地去“团结”贾医助,然后自然就会越来越熟了。既然他俩很熟,那就不排除张丽华对贾医助的字迹也很熟,她一看到那封信上的字,就能判断出这是贾医助玩了一个“瞒天过海“的伎俩。
但是张丽华要想“窃”走那封信,应该是有一定危险性的。道理很简单,通讯员小刘在从机关拿信的时候,肯定进行了挑选,以确认他拿回来的信都是警通连的。小刘这孩子脑子挺好使,工作也比较负责任,张丽华应该想到他也许会跟佟蕊说有她的信,佟蕊后来见不到那封信,又知道了信件都是“张排长”拿回来的,自然会怀疑到张丽华。如此说来,张丽华原来的想法很可能是私拆之后,偷窥了里面的内容,再将信封原样封好交还给佟蕊。但是大半天都过去了,她并没有交出这封信,这充分说明,是信里的内容让她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她肯定不会交出这封信,而且她极有可能要利用这封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信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张丽华当然明白她没有权力随便扣押私拆战士的家信。但问题是,假如这封信上有什么把柄能让张丽华抓到,那张丽华“扣信”的错误就成了小事,贾师宪、佟蕊的“作风问题”就成了大事。
想到种种不良后果,佟蕊心急如焚,晚饭都没有吃好。她偷偷询问了自己班以及邻班的战友们,结果谁也没看到今天有她的家信。她自然不敢去问张丽华,只好趁着接夜班的机会,偷偷去卫生所把贾医助叫出来,跟他核实这件事。其实佟蕊几乎已经是百分之百地认定那信是贾医助写的,她现在最关心的是那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贾医助听佟蕊如此这般的一说,立时就吓坏了。这不光是因为那封信就是他写的,而且还因为那封信写得有些“过火”。
贾医助以前给佟蕊写信的时候,都是既无抬头,也无落款,内容就像两个战友“谈心”交流思想,套不到“作风问题”这个框框上来。可这封信不一样。这封信上抬头是个“蕊”字,落款是个“宪”字(贾医助叫贾师宪)。信里面“敏感”的内容也实在太多。
贾医助在信中提到了张丽华,他写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跟张丽华好,就是天下的女人死绝了我都不会理她的。所谓介绍对象一事,根本就是她的一厢情愿。贾医助还在信上说:现在这个情况下我理解你的苦衷。反正离“复补”就是两三个月的事了,等你复员以后咱们想怎么样,谁也管不着。我很同意上次在你在县城跟我说的那些话,你确实比我想的长远,想的全面。我以后一定要忍耐,不能干不计后果的事,不能重复徐仲雅和肖星辰的错误。有些事情我想想都有些后怕……。
我听佟蕊说到这里不禁骂道:“这个贾医助简直是昏了头,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忽然意识到什么,严厉地责问佟蕊:“你说老实话,你们之间都干了什么?‘县城’是怎么回事?”
佟蕊赶紧解释说,那次她去城里汇款,贾医助在县医院“学习”,他们偶然遇见了,就说了一会儿话。她赌咒发誓说,她绝对没有跟贾师宪犯“作风错误”。他们没有那样的机会,实在也没有那样的胆子。那次在县城,他们曾经在一起散步是真的,去爬了东蒙山是真的,路上了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也是真的,但是他们绝没有干任何不该干的事情,他们连对方的手都没碰一下。
我的大脑经过几十秒的高速运转,就让我判断出佟蕊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说实在的,我这会儿并不希望佟蕊把那些“实话”全说出来。佟蕊现在很害怕,她可能没想到我跟她一样害怕。
时下的“我”跟以前的“我”完全不一样了。我现在最关心的,不是他俩的“作风问题”,我最关心的是这件事可能给我带来的不利影响:话务排是我分管的,我不能让它出一点问题、就算佟蕊真的有“事”,我也得想法把那“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光是为了佟蕊,也是为了我。想到这里我真该感谢那“发邪劲”的陈子荣,如果不是她“无理取闹”,我根本不会在总机房呆到那么晚,我也就不会发现佟蕊跟贾医助的秘密约会,更不会发现这个在我眼前发生的“作风问题”。想想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后果,真是让我不寒而栗。
我必须得赶紧采取补救措施。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得把贾医助写的那封信找回来。从佟蕊说的情况分析,那封信应该是在张丽华手里。张丽华拿到信想干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可以基本断定,那就是张丽华不会轻易把这事汇报上去。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她这样做其实就是毁了贾医助,这绝对是张丽华不想看到的结局;其二,事情如果闹出去了,张丽华做为话务排排长,要负主要的领导责任,我当然也得负责任,但我负的责任肯定要小于张丽华。张丽华那么聪明一个人,她一定能算过这笔帐来;其三,张丽华要从此背负一个偷拆战士私人信件的恶名,不管她藏匿私拆信件是出于什么目的,她都不会得到周围同志们的谅解。
综上所述,张丽华有极大可能会偷偷把那封信销毁,从而装得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这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了,但是,我不敢保证张丽华一定会像我分析的这样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