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科学推理_穿越红星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9章 科学推理(1 / 1)

我跟吕英慧到食堂吃饭,我俩端着碗刚在一张桌子边坐下,忽然一个人过来跟我打招呼:“哎陈副连长,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通讯班长张叶新。我赶紧起身跟他握手:“班长啊,我中午来的,来看一个病号。”

吕英慧一边说:“子华你闹错了,这位现在是我们的张干事。”

“哪里哪里。”张叶新笑着连连摇手,又说了几句话,他就买饭去了。

我很有些疑惑地问吕英慧:“这孩子当干事了?”

“嗯,才下令没几天。怎么了?哎你怎么认识他?”

我随口说:“这是我的一个‘粉丝’。”

“什么?”吕英慧没听明白。

“哦,不是,这是原来的同行。我在咱们总机上的时候,他在医院的小总机上。”

吕英慧直皱眉:“不会吧子华,你在总机上,他也在总机上,你可能会‘认识’他的声音,你怎么会认识他这个人呢?”

我说:“这可是军事秘密。我告诉你了,你就告诉我刚才你那些人以为我是谁。”

吕英慧说:“你真小气。我先告你得了,”她压低声音说:“她们以为是冯副科长,就是最近我们政治处主任给我介绍的对象。一会儿到我宿舍我跟你详细汇报。”她又说,“你跟我讲讲贾师宪的事情吧,这边传的特别‘邪乎’,简直传成恐怖电影了。”

我有些不解:“你们这的人这么关心贾师宪干嘛?”

“当然事出有因了。一个原因是好长时间了,咱们军区后勤没出过这样的‘政治事故’;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贾师宪是后勤卫校出来的,他的好多同学都在987呢。”

“你们这里怎么传的?”我上来了好奇心。

“说他搞三角恋,同时跟两个女的谈对象。其中一个‘角’揭发了他,让贾师宪挨了批,单位还准备处分他,要他转业,他气愤不过,就想把那个‘角’打死,结果枪法不好没打中。一看事儿闹大了,他就‘英勇’自杀。”

“我的天,这哪儿跟哪儿啊。”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正所谓“三人成虎”,250工地离987医院如此之近,贾师宪之死还被传得这么离奇,这事儿要是传到河阳等地的后勤单位,不知会传成什么样,没准都能渲染成是黑社会的谋杀案呢。

我对吕英慧那张嘴的“严实”程度很没信心(具体“案例”是她曾经泄露了我跟周启明谈恋爱的秘密),所以我不敢跟她说实话,我说的是基地做出的那个“结论”。至于政治部调查张丽华和佟蕊等人的事情,由于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我也告诉了吕英慧。

吕英慧根本不关心“官方”的结论,她关心的是调查张丽华和佟蕊的事。她沉吟着说:“这还真是提醒我了,佟蕊跟他什么关系我闹不清,不过那张丽华真像是对贾师宪有点意思。”

吕英慧跟贾师宪共事两年多,她的感觉应该很准。由此我可以确定:所谓的张老头“介绍对象”,应该是张丽华先行暗示了他,甚至可是说是张丽华求的张老头。

我问:“那贾师宪呢?他对张丽华有意吗?”

吕英慧摇头:“这倒没觉出来。你别看我跟贾师宪在一个院子里工作,我还真是琢磨不透这个人。不过我知道他的心眼很小,心事很重,遇事老爱钻牛角尖,而且钻进去自己又出不来。他最后走到这一步,我倒不怎么意外,我是为卫生所那几个人后怕。尤其是孙所长,他以前批过贾师宪好几次,贾师宪要是怀恨在心,自杀的时候把他捎带上,多吓人啊。”

我别有用心地追问:“如果真是三角恋,而且张丽华也真是那‘叛变’的一角,贾师宪死的时候会不会也想着‘捎带’上张丽华?”

吕英慧连连摆手:“妈呀你别说了行不行啊,吓死个人,再说下去你就能假设上我没调走,他把我也‘捎带’上了。”

我说:“你长这么漂亮,他怎么舍得下手。”然后我就笑了笑转了话题。

不过,通过吕英慧这一说,我对于“贾案”倒是有了一个新的推测:贾师宪的自杀是被人逼的,逼死他的有可能是那“三角恋”中的另外两角:一个是张丽华,一个是佟蕊。

我是这样推理的:贾师宪心眼小,爱钻牛角尖,而佟蕊似乎也是这么样的一个怪人(从她在医院的表现可见一斑)。她认为张丽华扣押了贾师宪的那封“情书”后,很有些“气急败坏”,然后她去找贾师宪的时候情绪失控,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要他想一切办法“挽回后果”;贾师宪在承受了这一“角”的巨大打击后,那一“角”又逼上来了。

张丽华的水平应该比佟蕊高得多。她第一次找贾师宪(事发头天下午以拿药为名去卫生所),很可能压根就不提那封信的事情,她只要求贾师宪跟她确定“关系”,还可能是以“祈求”的口气说的。贾师宪当然不会答应。这个时候张丽华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时限是当天的晚上。然后张丽华故意提出带连长去后山“看看”,回来的时候趁机再次来到卫生所。当然,贾师宪还是没有屈服,不光没屈服,怒火中烧的贾师宪还说了一些难听话(比如“就你那个赖样还想跟我?”之类。当然这是我假想的,老实内向的贾师宪可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我听到过一种说法,老实人要是真动了肝火,后果更为可怕)。贾师宪的表现让张丽华很生气,她临走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你这么顽固,那么你就等着吧。今天我求你,你不答应,也许明天你还要倒过来求我呢!

就是这样一句威胁(或者说是赌气)的话,把爱钻牛角尖的贾师宪逼上了黄泉路。

想明白导致“贾案”的这个最为“科学”的答案之后,我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吃完晚饭,吕英慧带我去她的宿舍。

987医院的女宿舍在北院的东北角,是一座建于本世纪初年的德式二层小楼。房子质量很好,全木质的框架,大块的花岗岩墙基,又高又窄的雕花铁窗,那墙足有六七十公分厚,因此住起来冬暖夏凉。由于这里住的全都是未婚的姑娘,就有好事者给这楼起了一个很难听的名字:“姑子楼”。

“姑子楼”楼下较宽大,有十来间大房子,住的是女战士(护理员和少数女兵);楼上面积稍小,大约有七八间小屋子,住的是女干部(女护士和女医助、女军医)。因为女干部的人数多于女战士,而这里的女干部又特别讲究“身份”,结果就出现一个怪现象:楼上的屋子住的满满的,楼下却还有好几间房子空闲着。

吕英慧的屋子住了三个人,那两位一个出差,一个值夜班,所以她一定要让我住在她这儿,而且还非要和我睡一个被窝。

吕英慧的床是个老式高背木床,挺宽大。但她的“内务”可是有点问题:墙边贴了好几张样板戏的剧照,突出的一幅是年轻英俊的娘子军连党代表洪常青;军被上蒙了一条鹅黄色的薄巾,被子旁边躺着一只彩色的小布狗(此时没有长毛绒的玩具),狗肚子上还穿着肚兜。

更严重的是,她竟然不铺部队发的统一式样的白床单,铺的是一条浅蓝和粉红条纹交叉的花床单。

我说:“英慧同志,你这床怎么弄成这样,没人管你啊?”

吕英慧说:“陈副连长看着不顺眼了吧?告诉你,这就是我们987的风格,你以为跟连队似得要求那么严啊,我们这都这样。”

我叹了一声:“看来我真不能老在连队干下去了,连队生活太刻板。”

“才知道啊,我当时就说让你调来987嘛!对面屋子住着一个院部的女干事,人家那工作才舒服呢。”

接下来我就问吕英慧“对象”的事。她倒是没什么保留,把她来987以后的“遭遇”全都告诉了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