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人新书,需要大家来逐浪小说网多多支持,敬请大家在看本书的同时,请别忘了点击+推荐票+收藏!)
通常,和聪明人打交道的时候,说一个谎话需要更多的谎话来弥补,但是迟早都会露出马脚,所以杨乐才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决定坦白从宽,嘿嘿一笑道:“岳父大人,我起初发现这里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古代的土财主把宝物埋在这里忘记拿了,所以就被我拿走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去了,我全然不知道这些是曲师哥的东西。咱们都是一家人,要不,找个空闲时间去临安把曲师哥准备孝敬您的东西拿给您?”
黄老邪微笑道:“克儿,不用了。珠宝珍奇在我眼中有如浮云,就权且当作是你曲师哥送给你与蓉儿的嫁妆吧!”
杨乐心中大喜道,大手笔!大气魄!
不过话虽如此,改天还是得精心挑选几件宝贝送给黄老邪,讨得他的欢心才是正理,杨乐表面却装作波澜不惊道:“哎呀,那就先权且存放在我处。等找到蓉儿后再说吧。”
杨乐本来对打狗棒丢失只是感觉有点不爽而已,心想丢了就丢了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现在被杨康拣走了就另当别论了,这小子被我羞辱一番,又被我切了他的jj做了人妖,估计现在心里是极度bt,要是他拿了打狗棒做了帮主,肯定会让我背背黑锅啥的,鼓动鼓动这全天下的叫化子来找我的茬,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虽然说我杨乐并不惧怕,但是一般聪明人都会未雨绸缪,将不利于自己的因子扼杀在摇篮里面才是正途,所以把打狗棒拿回来才是当务之急。
一想到这里,杨乐道:“岳父大人,我既然已经得知打狗棒落入奸人之手,那我得赶快去一趟岳州,我还得去做丐帮的帮主呢。”
黄老邪微微一笑,道:“做叫化子的头儿,啰唆得紧,也没有甚么好玩的。”
杨乐大气凛然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我已经答应了七公他老人家,自然就得尽心尽力。”
黄老邪道:“克儿,你若找到了蓉儿后,到桃花岛通知我一声,桃花岛的总图上次就已经给你了,你应该认得路的,当然最好是你带了蓉儿一起回来。”
杨乐道:“嗯,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岳父大人重托。”
……
此时距丐帮大会之期已近,不能再有耽搁,次日清晨,杨乐辞别黄老邪,他便带了华筝即连骑西行。
此时中国之半已为金人所占,东划淮水,西以散关为界,南宋所存者只两浙、两淮、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西蜀四路、福建、广东、广西共十五路而已,正是国势衰靡,版图日蹙。
这一日两人来到江南西路界内,上了一条长岭,突然间一阵凉风过去,东边一大片乌云疾飞过来。这时正当盛夏,大雨说来就来,乌云未到头顶,轰隆隆一个霹雳,雨点已如黄豆般洒将下来。
华筝撑起雨伞,去遮杨乐头顶,哪知一阵狂风扑到,将伞顶撕了去,远远飞出,华筝手中只剩光秃秃的一根伞柄。
杨乐哈哈大笑,打趣道:“你怎么也拿起打狗棒来啦?”华筝也跟着大笑。
眼见面前一条长岭,极目并无可以避雨之处,华筝道:“咱们快跑吧。”
杨乐摇了摇头,说道:“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日,天下大雨,道上行人纷纷飞奔,只有一秃驴却缓步行走。旁人奇了,问他干么不快跑。那秃驴道:‘前面也下大雨,跑过去还不是一般的淋湿?’”
华筝笑道:“正是。”这段时间以来,她多次尝试逃离杨乐的魔爪未果,心想横竖也跑不出他的手掌心,也就放弃了这个心思,既然我改变不了生活,那我可以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他除了第一次的时候对我粗暴了些,其他时候他对我好像也还是不错的,他还经常给我唱歌讲故事呢!
当下两人便在大雨中缓缓行去,大雨肆虐,行路艰难,杨乐忽然想起了与眼前的情景很搭配的一首歌,这首歌是他以前在ktv经常唱的保留曲目,忍不住又开始乱嚎:“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你爱着他,也许也带着恨吧青春耗了一大半,原来只是陪他玩耍正想离开他,他却拿着鲜花说不着边的话,让整个场面更加尴尬不可思议吗,梦在瞬间崩塌为何当初那么傻,还一心想要嫁给他就是爱到深处才怨他舍不舍得都断了吧那是从来都没有后路的悬崖就是爱到深处才由他碎了心也要放得下难道忘了那爱他的伤已密密麻麻”
……
华筝听着这首歌却是大有感触,自己本一心想要嫁给郭靖哥哥,可是现在已经被眼前的这个男人弄成这副残花败柳的模样,就算是碎了心也要放得下!
两人直到过了长岭,才见到一家农家,进去避雨。两人衣履尽湿,向农家借了衣服来换,华筝穿上一件农家老妇的破衣,杨乐穿上一件农家老翁的旧衣,两人相视一笑,有种在乡下玩农家乐的感觉。
七月十四,两人来到荆湖南路境内,次日午牌不到,已到岳州,问明了路径,牵马径往岳阳楼而去。
上得楼来,二人叫了酒菜,观看洞庭湖风景,放眼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四周群山环列拱屹,真是缥缈嵘峥,巍乎大观,比之太湖烟波又是另一番光景。
观赏了一会,酒菜已到,湖南菜肴甚辣,杨乐因为前世就是湖南人,吃惯了辣椒,所以吃得津津有味。
华筝却是自幼在蒙古长大,感觉太辣不合口味,吃了些许酒菜,只是碗极大,筷极长,却是颇有一番豪气。
此时杨乐酒饱饭足,遥见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景色气象万千,使人顿觉心情大为愉悦,看着窗外的美好景色,忽然想起了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里面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不由高声念了出来。
这家伙嘴里吐出的象牙肯定是别人的,华筝笑道:“这是谁的名言呢?”
杨乐道:“说这话的是范文正公,他当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说得上并世无双。他偶然路过此楼,作岳阳楼记。”
华筝问道:“范文正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当年在读岳阳楼记的时候,杨乐对范仲淹的产生了兴趣,并且较为深入地了解过范仲淹的生平,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答道:“范文正公幼年家贫、父亲早死,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所以无奈之下只好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他从小读书十分刻苦,而且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辛,据说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来通过科举考试入得殿堂,并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但是他富贵后依然俭朴异常,处处为百姓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胸怀!”
华筝听杨乐口述范仲淹的事迹,心中也是大为佩服,心想原来中原里也是有忧国忧民的英雄豪杰的,不过面前这位仁兄似乎与英雄豪杰还是差得太远了,当下见他说得唾沫四溅、神采飞扬,并见他幽然神往的样子,不由暗暗好笑。
杨乐、华筝二人吃完饭,在岳阳楼上静坐欣赏了一下美景,就下楼准备去城里四处逛逛。
两人刚走出岳阳楼,杨乐瞥眼间却见到了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