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彭德拉,我,linna,阮寒菲,梅根还有罗伯塔一行6人,驱车来到了廓尔喀部队的营区,刚进入这里,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战斗气息。
“立正,敬礼。”一串命令过后,贾吉夫.沙希上校跑了过来:“报告王储殿下,廓尔喀尉级以上军官集结完毕,请指示。”
“哎,难道身为王储就要讲究排场吗?现在敌我不清,黑暗不明,不要这么大张旗鼓的吧。”我摇了摇头,示意迪彭德拉进屋内再叙话。
“你先让大家原地休息。我们去会议厅。”迪彭德拉说道。
大家纷纷落座后,贾吉夫.沙希开口问道:“王储殿下,不知您来廓尔喀营区有何指示?”
“我们有点事情需要了解一下,这位是陶杰,你们见过,具体事情他会和你谈。”迪彭德拉指了指我。
贾吉夫.沙希把目光转向我,我清了清喉咙,掏出比兰德拉国王赐给我的那把尼泊尔弯刀,递到了贾吉夫.沙希面前:“请先看看这个。”
贾吉夫疑惑的接过弯刀:“这种弯刀,几乎每一个廓尔喀的战士人手一把,这把有什么特别的。”
“啊?比兰德拉国王的弯刀,怎么在你的手里?难道……”贾吉夫.沙希惊讶的说。
“没错,比兰德拉国王授权我,可以接手廓尔喀部队的部分指挥权。”我收回弯刀,淡淡的说道。
“好,既然是国王授权,我一定配合您,您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问。”贾吉夫.沙希痛快的答道。
这个贾吉夫.沙希也是属于尼泊尔王室的旁支,看他答话这情形和迪彭德拉私底下的介绍,应该是忠诚可靠的,因为他与搞政治的柯伊拉腊首相还有贾南德拉摄政王并不是很和睦。
“我不明白,军队的指挥向来讲究令行合一,如果军队的指挥,一分为三,还怎么能做到令行禁止”。
“哎,这一直以来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尼泊尔是君主立宪制,但情况又不同与英国,尼泊尔又是个宗教国家,所以,身为尼泊尔的国王,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领袖,是拥有调动军队的指挥权的,而国王下面的议会,处于政治需要,也可以调动军队,否则,不就变成封建制了吗?另外,国家安全部门的军事委员会,也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利。所以,一直以来暗潮汹涌,难以统一。贾吉夫.沙希叹道,显然他也了解这样的制度有害无利。
“后来,这种情况有些改善,议会在军事指挥权的方面慢慢退出了,现在只是军事委员会和国王可以调动部队了,也就是,实际廓尔喀部队的指挥权在陆军参谋长皮亚尔,我,还有比兰德拉国王的手中。”贾吉夫.沙希接着说道:“虽然直接负责人是我们,但是,军队的调动,仍然需要军事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同意才行,而这样又牵扯到了身在军事委员会的首相柯伊拉腊,摄政王贾南德拉,迪伦德拉”。
“哦,我大致了解了,尼泊尔身为宗教国家,大家一定很是敬仰和崇拜比兰德拉国王,现在尼泊尔处于风暴的中心-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会有多少人选择跟随比兰德拉国王效忠呢。”我直言不讳的问道。
“您在说什么,我们尼泊尔会有什么变化?”贾吉夫.沙希不解的问道。
我把最近发生的情况简单向贾吉夫.沙希介绍了一下:“另外,我现在身兼尼泊尔情报部门特别科的职务,直接向比兰德拉国王负责,我现在可以确认这些情报的准确性和危险性,所以,我才更要确认军队对于国王陛下的忠诚度。”
“啊,居然这么严重,一些周边国家都插手进来了?”贾吉夫.沙希顿了一下:“您放心,因为我一直都是实际负责营区的负责人,下面的军官和士兵我都熟悉,他们的情况我也了解,我可以保证,我们廓尔喀部队绝对忠诚于国王陛下。”
“非常时期,我们可以越权调动廓尔喀部队,而越过军事委员会的制衡,有问题,我愿意背黑锅,只要能保证尼泊尔的和平稳定,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贾吉夫.沙希斩钉截铁的说道。
“是个男人,敢作敢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敬佩你。”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的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地:“有这批驯良精良的廓尔喀部队作为后盾,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
“难道您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吗?要知道,现在敌我关系仍然是朦胧不明朗的,如何下手呢?”贾吉夫.沙希问道。
“具体细节我没办法设想的周到,但是行动的框架我已有眉目。”我皱着眉头,快速分析着眼前的情形:“现在巴基斯坦对于我国全力更迭的态度分为两派,一派是阿迈德的鹰派,主张暗地里策反,颠覆我国,一派是齐亚.哈克的鸽派,主张维护尼泊尔的传统,避免引起南亚政治局面的失衡,这个主张,可以得到贝.布托和穆沙拉夫的支持。所以,对于巴基斯坦,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打击鹰派,扶持鸽派,让鸽派主政,鹰派下台。”
“而印度,印度一直有在南亚称王称霸的野心,近几年更是慑于中国的强大,不断加强军备,而印度与巴基斯坦又是夙敌,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征战不休。他们既然插手了我们尼泊尔的权利更迭问题,必然是抱着和巴基斯坦鹰派一样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颠覆我国。所以,对于印度,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我国的事情无力插手,应接不暇。
“而美国,比印度野心大的多,世界各国都在其监控和插手的范围,但是,毕竟在这里,美国的势力鞭长莫及,但是近些年,印度逐渐抛弃俄罗斯,转为和美国合作,共谋在南亚的利益,所以,对于美国,我们只要让他在尼泊尔没有了行动的基础,他们自然也就无所作为了,而美国在南亚的行动基础,就是印度。”
“至于周边的其他国家,像柬埔寨,老挝等,都纷纷向我们暗示支持我国的全力更迭,暂时可以联合对我们友好的国家,形成舆论和国际支持,重要的是中国。”我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口水润了润喉。
“你分析的没错,听你这么一说,局面清晰了许多,但是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呢?”贾吉夫沙希问道:“如何打击巴基斯坦的鹰派,如何扶持巴基斯坦的鸽派,如何转移印度的注意力,如何破坏印度和美国的合作关系?”
“呵呵,问题要一点点解决,我有个想法,先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在说之前,我们一定要对敌人有所了解才可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迪彭德拉王储问道。
“这次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印度的研究分析局,和美国的中情局。我们进行的是情报站,完全是情报人员的斗智斗勇,其他作战人员根据情报人员的部署做出协同。所以,对于敌人的情报部门,我们要多少有些研究才行啊。”
“嗯,没错。”贾吉夫.沙希点头赞同。
“关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情况,我介绍过了,美国的中情局,闻名天下,大家多少都有耳闻,但是印度的三军情报局一直默默无闻,所以我搜集了些关于他们的情报,给大家介绍一下,看看我们可以不可以从这3个情报部门的行动习惯上找出突破点。”
“印度的研究分析局成立于1968年,是印度最重要的对外情报机构。总部设在新德里,行政上隶属内阁秘书处,直接对总理负责。研究分析处的建立起因于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和1965年的印巴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印度情报机构没能提供具有重大价值的情报,致使国内有关各方纷纷要求政府成立一个单独而有效的对外情报机构。
于是,印度的决策者开始认真考虑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对外情报机构问题。最初的想法是把这个机构置于国防部之下,由陆军主管。但这种想法立即遭到内政部的强烈反对,因为内政部想把它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为了解决分歧,只好由国防秘书p.v.r拉奥与内政部秘书l.p辛格组成一个两人委员会,来共同研究这项主张。由于二者都坚持自己是情报系统的垄断者,而互不相让。所以最后决定拟议中的新机构直接归总理领导,由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和总理首席私人秘书p.n.哈克萨组建这个新的对外情报机构。
组建这个新机构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其寻找一个适当的名称和物色负责人。“研究分析局”这个名称是从当时内阁秘书d.s.约希提出来的一长串名称中挑选出来的,后报经总理批准,研究分析局就此诞生了。给研究分析局找负责人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当时对情报工作有经验和专长的人不多,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卡奥和奈尔身上,政府也找不出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们就分别被任命为研究分析处的第一任正、副处长。
r.n.卡奥在印度情报局任职时就为谍报界所知,他出身克什米尔婆罗门,同尼赫鲁家族关系密切,是英.甘地的得力助手和心腹,有“印度一号特务”之称。卡奥早年就读于印度阿拉哈巴德大学,后曾受过英属印度警官训练,1942年起开始警官生涯。因颇得其上司赏识,于两年实习期满后调北方省警察特别部工作。据说他的顶头上司在1939年和1940年与一度是金.菲尔比的领导者瓦伦延.维维安和费利克斯.考吉尔同在一个小组里,他们由于有担任印度警官的背景,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一段时间里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担任要职,这使卡奥在英国保有有力的私人关系。印度独立后,卡奥调到情报局,是b.n.穆利克第二任局长信得过的主要官员,尼赫鲁总理也很赏识他的为人和机智。在1960年加纳(黄金海岸)宣布成立共和国,恩克鲁玛总统要求尼赫鲁派安全顾问去帮助他建立对外情报组织时,尼赫鲁选派了卡奥。卡奥到加纳后打破了欧洲人对发展中国家情报咨询的控制,以其出色的工作为加纳特工机构搭起了框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当尼赫鲁要调他回国时,加纳政府坚持要印度再派人去,印度派了日后担任研究分局处第二任局长的奈尔去接替卡奥。
k.s.奈尔,是印度警官,南印人。他为人少言寡语,自信心极强。但只要他说了,人们就得认真听他的,许多同他在一起工作的人都这样讲。印度独立后,他在中央情报局工作时,是巴基斯坦科成员。后来,曾一度接替卡奥赴加纳协助该国对外情报组织“充分运转”。是英迪拉.甘地信得过的情报人员,曾被人叫作“英迪拉的人”。
他们在加纳工作的经验,对他们日后白手起家创建研究分局处大有好处。1967年,卡奥向英.甘地政府提出了以美国中央情报局模式建立研究分析局的方案,被英.甘地采纳。经过卡奥和奈尔的不懈努力,于1968年9月21日,研究分析局正式“挂牌”成立,并接管了中央情报局国外情报科的原班人马及其所有国外情报业务,包括秘密情报、技术侦察和特别行动等任务。
卡奥在对现有组织机构全面检查之后,感觉到需要自己单独的干部队伍和新的组织机构。于是便改变了原先从情报机构里招收人员的想法,决定从各种部门、行业和受过不同专业训练的人当中招收人员来担任专门的职务。
与此同时,他还对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71年,卡奥首先说服了英.甘地总理在研究分析局下设立航空研究中心,将航空技术侦察手段从“第22部队”分离出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成立了独立的空中侦察情报部门。70年代中期,研究分析局航空研究中心即利用u-2飞机获得了中印、印巴、中巴边境地区的高清晰度的地形摄影照片。不久,印度为了适应对外扩张需要,仿效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克格勃和英国秘密情报局,在研究分析局内正式增设了特别行动办公室,执行特别隐蔽行动与准军事行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