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条的锅已烧开了一段时间,书房里的主人却在静静地看着《论共产常员修养》,毫无察觉。直到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杜书记,我在您宿舍附近刚办完事情,方便到您那吗?有事想给您汇报一下。”
“老刘啊,欢迎啊。你记着,我这是6栋1单元,301室,别走错了哦。”
挂了电话杜秉成感觉好像有件事没有做。认真想了一下,便赶紧跑到厨房。看着四周白烟袅袅的铁锅,急忙关掉电源开关,掀开锅盖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面条成了糨糊。杜秉成对着糨糊,唯有傻笑。
“叮铃……”,透过门上的猫眼状的镜孔往外看看,来人正是纪委书记刘海瑞。
“我买了两碗饺子,我想您应该还没吃。”
刘海瑞的到来对杜秉成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碳”,心里有些感激。
“你怎么知道我没吃?你让我想到了算命的大仙啰!”杜秉成开起了玩笑。
“没有应酬的情况下您通常不在食堂吃晚饭,这刚下班没多久,我想你应该是没有吃饭。怎么样?我猜对了吧。”
“哈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
刘海瑞从街上带来了一盒热豆腐,豆腐上伴着一些辣椒酱。另外还有一小瓶“老白干”(四两),烧酒,56度。
“杜书记,您上次请我吃大排挡,我今天请您吃水饺,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次登门拜访不算是行贿吧。”
“哈哈哈”又是一阵子笑声,这是会心的笑。
“杜书记,您看这是什么。”说着,刘海瑞,从包里拿出一沓资料。
这是两份产品检测报告,检测单位分别是省、市两级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的共同结果为水泥质量不合格,这次被检测的水泥正是立交桥使用的水泥。
“工商部门已责令这家工厂停业。我们打算趁热打铁,明天正面接触陈玉彪。”刘海瑞平静地说。
“很好,顺藤摸瓜,尽快查清楚是否真的公开招标,招标是否公平。如果有问题,那么必然会牵涉到城市公用事业局,这是一个突破口。建委对这么重要的文件没有审批签字就将文件交到设计院这至少是一个较为严重失误也是我们办案的另一个突破口。”
刘海瑞认真听着市委书记杜秉成的指导,他很欣赏这位书记大人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杜秉成轻轻押了一口酒,继续说道:“海瑞,我把我的思路说出来供你们办案参考。你们的人再深入调查一下,掌握一定证据后,可以兵分三路,一路人调查公用事业局,一路人去建委,还有一路人去设计院。”
“杜书记您的交代我记着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重大的安全事故,杜秉成并不是在借题发挥烧上第一把火。每天他都在想起让人悲痛的遇难者,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背后的腐败。
“肃清毒瘤才能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干事业。”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多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在他看来,党的肌体一定要健康,否则早晚会“病倒”。
饭后,杜秉成和刘海瑞一同下楼。走出小区门口,往左拐,这是一处小公园。杜秉成和刘海瑞沿着林荫道,边走边谈。天还没黑,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一群孩子手里拉着放风筝的线,在嬉戏。杜秉成和刘海瑞不由得凑了过去。
“你上学了没有?”杜秉成拉起一个小男孩的手问。
男孩不说话,旁边的妈妈很着急,耸了耸男孩的胳膊,快告诉伯伯。
“我上幼儿园。”男孩腼腆地说。
“叫什么名字?”刘海瑞笑问。
“不知道。”男孩不假思索地说。
“你的名字叫‘不知道’?”刘海瑞打趣地说。
站在一旁的妈妈笑得前俯后仰。
男孩随着风筝往前走,妈妈向杜秉成他们摆了一下告别的手示。
天渐渐黑了下来。刘海瑞提出告辞,杜秉成执意要送送,杜秉成把刘海瑞送到小区不远处的一条大马路上,直到一辆出租车过来,杜秉成帮刘海瑞打开车门,目送刘海瑞的离去。刘海瑞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纯洁的“革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