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立交桥坍塌事故发生的第7天。
上午九时,城市公用事业局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专案组的到访,局长单志理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今天是哪阵风把市领导给吹来了,不会是我犯了啥错误了吧?”单志理故作轻松地开着玩笑。
“立交桥倒塌事故牵涉到你,这是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工作组直截了当。
“单局长,我们的谈话将被录音,请如实回答我们的问题好吗?”
“没问题,我保证如实回答。”
“立交桥的招标说明书和合同能否再看看?”
“好的。”单志理麻利地从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取出了招标说明书和施工合同。
调查组的工作人员看了看合同说:“专家认为立交桥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你怎么看?”
“我尊重专家的调查结果,问题是,施工方包工包料,我认为责任主要在施工方,当然监理方负有连带责任。”
“施工方结款是不是要通过你们局?这项市政工程是不是你们局在具体执行?施工方的招标和中标是不是你们一手操办的?难道没有责任吗?”
“这,这个……”一连串一针见血的疑问,使单志理一时变得有些结巴。
“我认为我们局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加注意。”这显然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回答。
“你们局有没有举行立交桥招标大会?地点在哪?”
“地点在我们的大会议室。竞标成功的是我市民营企业家陈玉彪先生,和他一同竞标还有另外三家公司。”
“那好,请提供另外三家公司的法人资料包括地址好吗?我们需要实地走访。”
“法人和联系方式我们能提供,至于地址嘛,有的是在外省,我们没去过他们公司,详细地址不是太清楚。”
“这是一项标价超过十亿的工程,请问对竞标的单位的施工资质和信誉状况你们有没有筛选、审核?”
“我们对竞标成功的施工单位进行了审核,需要看该单位情况吗?”
“参加竞标的单位你们有义务对其工商注册、资质状况等第一手资料进行审查。否则你无法证明竞标会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我讲得对吗?”
单志理无语。
“能提供一下招标会的所有参会人员名单吗?”
“当时参加招标会的只有我和一名副局长。”单志理低声说。
“按照规定,竞拍时需要有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两人以上在场,为什么只有你和一名副局长在场?”
“这……”单志理无言以对。
“请回答竞标当天的起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