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1873年??清军攻破天京,亡太平天国。陕甘、新疆相继爆发回乱。
再说太平天国丢了安庆之后,向西发展受阻,只得专心向东发展。李秀成率军攻克宁波,再克杭州,再攻上海。
英法联军在上海布防,并且用军舰接来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吸收当地的中国人入伍,扩编为五千人。中外各路兵马合力抗拒太平军。
太平军人数虽多,火力不行,进攻上海失败。
中外联军乘胜反攻,攻陷宁波。
曾国藩在西路也趁势向天京逼近,连下数城,杀至雨花台(江苏南京雨花台区)附近。清军完成对天京的战略包围。
洪秀全急调各地太平军回京勤王。
李秀成放弃东征率军回援。在他走后,东征攻占的城池陆续丢失。
李秀成赶回天京,指挥部队向湘军大营发起猛攻。两军大战44天。湘军损失三分之一。太平军损失更严重,不得不主动撤围,退入天京。
天京军资储备不足,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洪秀全担心军心不稳,让李秀成渡江北上筹集粮草。
李秀成率军渡江之后往西打,希望逼迫湘军撤围西返。
但曾国藩不为所动,趁机向天京发动进攻。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陷雨花台,迅速推进到天京城下。
洪秀全乱了方寸,急令李秀成率军回援。李秀成无奈只得放弃西征,率军南渡长江。
曾国藩指挥江北军队对李秀成围追堵截。李秀成不惜一切代价往回赶,冒着清军密集的炮火强渡长江。太平军一去一回损失了十几万人,元气大伤。
回到天京的李秀成劝说洪秀全放弃天京,以运动战跟清军周旋。
洪秀全断然拒绝,称:“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指曾国藩)者也乎。”
清兵和洋兵步步逼近。太平天国不断丧师失地,最终只剩下天京孤城。
1864年,无计可施的洪秀全服毒自杀。
也有人说洪秀全是食物中毒。临死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给我顶住,我去西天找我父兄借兵。很快就会有天兵天将下凡救我们。
太平军一直坚守到弹尽粮绝也没等到天兵天将。湘军炸开城门冲了进来。李秀成只得带着洪秀全的儿子夺门而逃,在逃跑途中双双被捕、被杀。
李秀成写下十多万字的自供状试图求得坦白从宽,但写完之后还是被杀掉了。
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虽然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也惨遭杀害,并且是千刀万剐。
坚持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终于烟消云散。
不过太平天国虽然灭亡了,太平军还继续坚持了很长时间。北方太平军残余和当地捻军联合以运动战、游击战与清朝周旋。
捻军又叫捻匪。“捻”是淮河一带的方言,是一股一拨一伙的意思。他们本来是活跃在淮河流域似匪似盗的非法组织,在太平军北上时群起响应加入了太平军。不过他们的加入属于“听封不听调”,仍然保留自己编制。
太平天国灭亡后,捻军恢复匪的状态,不再为建邦立国奋战,仅仅为了江湖存身。残余的太平军反过来加入了捻军一起行走江湖。
清军围剿一直不见成效。清廷就把剿匪的任务交给了李鸿章的淮军。
李鸿章不负众望最终平息了捻乱。他因功被封为湖广总督,跟老师曾国藩平起平坐。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到此就算告一段落。
还好,太平天国失败了。如果太平天国取胜,中国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那我们过礼拜天就得真的要去做礼拜了,并且要过和尚尼姑的日子。不过,洪秀全毕竟是为了一种理想、一种信仰而战,不是为了私利私欲。他领导的太平军还是当得起起义军三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