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皇帝有了,就要有皇后。没有料到,围绕皇后之位的斗争又开始了。
宣帝即位时,封妻子许平君为婕妤。婕妤系武帝生前在后宫设置,为妃嫔之首,往往随后晋封皇后。时间已过数月,许平君应按礼制常规顺封为皇后了。
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不少本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却不“顺理”难“成章”。宣帝晋封妻子许平君为皇后,就出现了“插曲”,遇到了麻烦。
麻烦来自霍光的妻子霍显。
“宝贝,我们霍家的好机会又来了。”霍显搂着管家冯子都说。
“什么好机会?”冯子都揉着霍显问道。
“新皇上还没有立皇后,我最小的女儿霍成君还没有出嫁,这不是好机会来了吗?”
“夫人是想让成君千金成为皇后?”冯子都一边在霍显胸部运作一边问道。
“对。啊!”霍显哼哼一声,“这事靠老头子是不可能的,当初他的外孙女进宫做皇后,他都是坚决反对,从此与亲家女婿上官桀父子产生矛盾。”
“那我们怎么运作呢?”问毕,冯子都的手下移。
霍显也把手放在冯子都下体,望着冯子都转动着狐眼说,“老娘想出了一个办法,你去找朝中官员放风声、造舆论,就说应该册立我家七女霍成君为皇后。”
朝中一些官员看见冯子都很受霍光宠幸,经常为霍光出谋献计、代霍光出面办事,纷纷争与巴结交往,常常吃请送钱给物,不惜降低臣官身份仰承一个管家奴的鼻息。冯子都打着霍光旗号,到处替人办事,收取钱财,甚至巧取豪夺、敲榨勒索,他人来霍府求见霍光,也得给他递上“红包”才可进门。
冯子都接到霍显的指派,马上找到朝中几个与他关系紧密的“铁杆哥们”,冒称说是霍光的意思,要他们在朝廷官员们中串联活动,上书推荐封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
这些官员得到冯子都的“指示”,认为是讨好霍光的大好机会,等不到集体商议联名上奏,就争先恐后地给宣帝上折,纷纷赞扬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国色天香、仙姿玉貌,又是上官皇太后的姨母,现在还待字闺中,提议宣帝纳入宫中册立皇后。
宣帝看到这些册立皇后的上书奏章,全是奏请册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没有一件是请立自己的妻子许平君,感到这背后的推手肯定来自霍氏家族。他看着这些奏章,想到了自己孤苦贫贱的生活经历,想到了妻子许平君的美貌佳德,想到了与她成婚一年多来的恩爱生活,想到了许家给予他精神和物质的帮助支持,决定要册立妻子许平君为皇后。心想:一个皇上连自己唯一的老婆立为皇后都不能作主,那连一个农夫都不如。立妻子许平君为皇后,这是底线,不能让步!
“不要与霍氏家族反目,特别是不能与霍光翻脸,既要为妻子争到皇后位,又要保住自己的皇帝位。”宣帝自语道。他想了一会,决定既不下诏答应将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纳入宫中册立皇后,也不下诏提出将自己的妻子许平君由婕妤晋升为皇后,只下诏寻找自己微贱时曾用过的一口旧宝剑。
这个新皇上真好玩,下诏寻找自己微贱时用过的一把旧宝剑!面对皇上这道诏令,霍光及朝中很多大臣不知是何用意。
“皇上,您下诏寻找自己微贱时用过的一把旧宝剑,很多大臣不明白,这是……”霍光派安排在宣帝身旁的心腹向宣帝问道。
“哦。”宣帝微微一笑说:“人富贵了,不能忘记受苦时的经历。旧宝剑虽然是不值钱的东西,但和我共过患难,不能随便丢弃,就像往日的朋友,不能随便忘记。”
霍光和大臣们仔细一琢磨,宣帝的话弦外有音,他心里想着贫贱时所娶的患难妻子许平君。
一些精明的大臣懂得了皇上心思,知道他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于是纷纷私下相互征询商议。经过一段时间酝酿磨合,忠君的思想,朝廷的礼制,还有对霍家盛极的不满,使大家认同转向,便上书奏请册立宣帝的妻子许平君为皇后。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十一月壬子,宣帝的妻子许平君由婕妤晋立为皇后,宣帝初战取胜,高兴至极,下诏大赏天下、大赦天下,从朝廷侯王官吏至民间鳏寡孤独都各有相应赏赐。
从此,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在中国历史上开始流传下来,宣帝的这封诏书也就成了一道皇帝对臣下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皇帝对发妻最庄严的许诺!
皇后问题终于按照宣帝的心意圆满解决了,可是相伴随的另一个问题相继而来,这也本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却也遇到了障碍。
依照西汉旧例,许平君由婕妤晋立为皇后之后,她的父亲或兄弟理应封侯。
宣帝想乘胜前进,获得全胜。
早朝会上,议题刚一提出,站在前排首位的霍光向前迈出几步,拱手说了声“皇上”,然后转过身来面向殿内大臣们大声说道:“老夫不同意将皇后的父亲许广汉封侯,因为许广汉两次犯罪受到惩罚,是受过宫刑的人,一个罪人而且是个阉人,不适合封为国丈,不应该封侯管理侯国。这是我朝例制,不能违反!”说罢,挺立不动,灰白胡须抖动着。
霍光内心很想让自己的小女儿纳入宫中册立皇后,因为他想到自己年过六十,让小女儿成为皇后,这样在自己百年之后,就为保住霍氏家族尊贵地位多了一个有力砝码和保险。他原以为宣帝会看在自己选立他做皇帝的分上,让自己的小女儿做皇后,没料到宣帝即位时间不长,就跟自己玩了一个巧妙高超、软中见硬的招数,他决定亲自出面反击一招,来试探一下这位新君的底气和招数。
朝会的官员们看着霍光,无一人发声,他们又望着台上的宣帝。朝廷官员们都明白,这里面深层次原因,是霍光对宣帝不答应自己的小女儿纳入宫中册立皇后不满,但霍光这次反对的理由充足。
面对霍光的阻挠,宣帝选择了默认。他知道霍光反对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在妻子立后和岳父封侯这两个大事上,自己不可能全赢,不然,自己与霍光之间的天平一下就完全失衡了。他起身平静宣布,“依照大将军意见办,散朝!”
没有办法,直到许平君成为皇后一年之后,宣帝才搞了一个变通,将岳父许广汉封为昌成君。
“君”,是西汉王朝封爵系统的别支,地位次于侯爵,而且没有封邑,只拿政府的薪俸。
晚上,宣帝独自一人坐在寝宫内,回想起自己继位四个月来经历的大事,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推荐任命、严延年的上书弹劾和畏罪潜逃,到自己妻子册立为皇后遇到的困难、岳父封侯受阻未成的失败,他感到了霍光的权势极大。他想到自己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心里觉得很害怕,如芒刺在背;回来时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自己才感到安逸自在、安全亲近。
“皇上!”皇后许平君进来柔声喊道,“不要烦恼了,歇息吧!”
“好。”宣帝挽着许平君坐在床榻上。
许平君深情望着宣帝:“臣妾父亲封侯不封侯,没有什么,皇上不要为此事与大将军闹僵了。”
“这我知道,我担忧的是,大将军的儿子霍禹和哥哥霍去病的孙子霍云都任中郎将,统率由胡人、越人组成的军队;他哥哥霍去病的另一个孙子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他的女婿、外孙等都在宫中和朝廷各部担任侍中、给事中、大夫、都尉、郎官等职,并且全都参加朝会,具有发言表决的权利;特别是他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西宫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霍氏一家的骨肉亲戚在朝中早已结成一体。”宣帝躺在床榻上,神情忧虑说着。
“哦。”皇后许平君紧紧靠在宣帝肩膀上,充满忧虑望着宣帝。
“朝中和州郡县很多官员是他一手推荐提拔的,其中不少是他的幕僚门客,这还不包括一些暗中巴结投靠的。很多官员只侍奉他的家奴冯子都等人,根本不把丞相和御史大夫放在眼里。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在朝中十四位部门主管官员中,就有九位是唯大将军马首是瞻,他的亲信党羽在朝廷可以说盘根错节。”
“皇上!”皇后许平君知道夫君的担忧和害怕,她紧紧抱住宣帝。
“你可能知道,大将军把持国家的权柄多年,朝政大权几乎全部掌握在他手里,而且还决定着朝中官员的生杀予夺。小户人家子弟乐成才德平庸,却因受他宠爱,官至九卿,爵为列侯。先帝时的廷尉李种、王平,左冯翊贾胜胡以及丞相田千秋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冒犯他的意旨被下狱处死。可以说,他大将军的权力已经达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程度。”
“那您以后不会被废掉吗?皇上!”皇后许平君流泪问道。
宣帝用胳膊抱住皇后许平君的肩膀说:“夫人,不要为我担心害怕,我既然能进入这个宫殿,就能在这里站立住,相信你的夫君会有办法的。”
宣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以“庶人”之身登上“九五”之尊的,而刘贺是以诸侯王身份入主长安的,而且他还有众多昌邑旧臣辅助,自己与刘贺相比更显得势单力薄。这也是霍光选立自己的一个原因吧。仅凭皇帝之称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跟他熬时间耗身体,用时间换空间,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
想到这里,宣帝在心里深切感到,前任刘贺的遭遇就是自己这个继任者时时不能忘记的最为重要的教训。
望着已经入睡的妻子,宣帝心里形成了一个信念、原则、底线:自己不做昭帝,完全不管不问政事,事事一味听从霍光,像个傀儡摆设皇帝;但自己也不做废帝,刚一即位就恣意胡为,抛开霍光及朝中旧臣,甚至还要动手除掉霍光,像个浅薄昏狂皇帝。自己还是要依靠霍光辅佐,让他继续主政甚至专权,自己在不被霍光坚决反对的前提下,还要有理有节地提出和实施自己的主张,要显示出自己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当今天子、大汉皇帝。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