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听到宣帝这样一说,看到蔡义老态龙钟的样子,不由想笑,但又不能笑,只能用力抿嘴。
“老臣不是说不为皇上和朝廷分责担忧,只是不能再主持朝政了。”
“为什么朕刚刚即位,大将军就要把重担全部加在朕肩上来呢?”宣帝明知故问。
“皇上年富力强,已经快到加冠之年,实是应该亲政了。”霍光口气显得十分诚恳。
“没有大将军,就没有我大汉的今天,也没有朕的今天。不错,朕是可以亲政了,但朕不想也不愿亲政,朕和朝政实是离不开大将军主政。”
“皇上,老臣恳请皇上开恩,让老臣归政吧!”霍光再次以头触地说道。
“朕已经说了,大将军不能归政,难道大将军要抗旨吗?”宣帝假装生气说道,这时宣帝站起来大声宣布:“众爱卿:今后,凡朝中各项事务无论大小,都应先向大将军报告,然后再上奏给朕。听明白了吗?”
“遵旨。”众臣一听,马上跪下回道。
从此,霍光的权势越发加重,每次朝见,宣帝总是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甚至让有的大臣感到有些礼遇过分了。
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消除了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了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营造了朝野良好的政治气氛,既没有让自己成为第二个昭帝,又没有让自己沦为第二个刘贺。
四月十日,关中地区发生地震。五月初,从没见过的大量凤凰聚集于胶东、千乘两地。
霍光经过试探,见宣帝还是信任自己,依靠自己,自然十分高兴,接到奏报便跑去向宣帝建议:“皇上,臣建议您利用这两件事施恩,提高您一国之君的恩威。”
“大将军您说的对,按您说的办。”宣帝下诏大赏天下、大赦天下,这次不仅全国吏民都得到赏赐,还免收一年田赋租税。
接着,霍光根据宫中的心腹报告,主动提议为宣帝解决了一个心头隐痛。
宣帝幼时被收系在郡邸狱时,胳臂上还佩戴着祖母史良娣编织的有彩色图案的宛转丝绳,上面系着来自身毒国也就是今天印度的宝镜一枚。据说这枚宝镜能照见妖魔鬼怪,佩戴它的人能得到天神的祝福,正因宣帝佩戴这枚宝镜,才从危难中得到了解救。
万里之遥的印度宝镜出现在西汉并非无稽之谈。张骞出使西域时曾经过大夏古国,并从大夏商人那看见并得到了此镜。张骞还朝后将这个宝镜赠与太子刘据,刘据希望长孙病已能逢凶化吉,便让夫人史良娣编织丝绳,系起宝镜。宣帝即位后曾用琥珀装饰的竹筐装着此镜,并用织锦包裹。但在他驾崩之后,宝镜就下落不明了。
霍光安排宫中的心腹发现,每当晚上夜深人静时,宣帝常常一人拿出这枚宝镜久久看着,不禁感叹呜咽:“我乃武帝曾孙,本该四世同堂享骨肉天伦之爱,却因巫蛊之祸全家皆亡,成为襁褓中的孤儿。我自己今天虽已登上皇位,却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面对长辈遗物,却物是人非、无从尽孝。”
霍光得知后,找来蔡义商量一番,第二天在朝会上提出来说:“故皇太子葬在湖县,没有谥号,没有陵园,不能享受每年四季的祭祀。老臣认为应当为故皇太子议定谥号,建立陵园,以便享受祭祀。”
蔡义按照霍光昨天的授意,接着奏请说:“大将军说的对,下官十分赞同。按照典制礼仪规定,做了某人的继承人,就成了这个人的儿子,所以不能再祭祀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尊敬祖先的大义。陛下作为孝昭皇帝的继承人,接续祖宗的香火,我认为陛下的亲生父亲应定谥号为‘悼’,亲生母亲称为‘悼后’;故皇太子定谥号为‘戾’,史良娣称为‘戾夫人’。”
蔡义这番话既遵循了霍光授意,也契合了文字含义。东汉著作《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应取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原太子刘据在历史上又称为“戾太子”。
“对。”
“对。”
“大将军说的对。”
“丞相说的对。”
霍光和蔡义的提议合情合理,大臣们马上一致表示赞拥。
六月,宣帝下诏,对在巫蛊之祸致死的原太子的家人全部重新择地安葬,对祖父祖母和父母颁定谥号。
过了几天,霍光又向宣帝建议对皇室宗亲施恩。宣帝于七月下诏,立燕剌王刘旦的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广陵王刘胥的小儿子刘弘为高密王。
宣帝新君与霍光老臣两人试探过招后,明白了彼此的底牌和底线,从此进入了“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