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罔.同祭_字师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 罔.同祭(1 / 1)

判词:祭,供奉神灵或祖先。上牺牲,显敬意。神哲亦为我所用。

================

仓子湮,仓家本家这一代的第四个孩子,于秦王苛十五年初冬的一个早晨,离开位于白水郡的仓家,奔赴其事业的中心――咸阳。

仓子湮虽是女孩,却是白水郡,甚至是整个秦国都难得一见的神童。据传,其三月能言且能为诗,当她手里能拿得起笔的时候她不久就可以写出工整的文字。她认为现在的篆书写起来过于繁琐,辨认不易,便自己创造了一种字的写法,她把它成为隶书。

但是,隶书的出现虽然让那些不愿意多动动笔的人认为可行外,却并没有在白水郡传开。原因却是仓子湮之父,仓家家主仓鸿然将其视为离经叛道之举,将其所写隶书毁之殆尽。此后神童一说再未在白水郡出现。

原来那仓家本为造字的仓颉之后,族人皆把祖先仓颉所造的字视为不可动摇之物,人人皆须习得古体字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然而仓子湮虽习字习得快,却总认为这如鸟鱼虫兽般的字不好,因此遭到生父所厌。后仓子湮造隶书,文字的写法有悖于祖先仓颉造字所注重的“形”,更糟仓鸿然所恶。此后仓子湮被勒令在家,不得外出。

仓子湮被拘禁,更使其坚定了传播隶书的想法,便在家中私藏书简、白绢,将自己所造隶书一一写下。不想在其八岁时被发现,仓鸿然命管家将这些书简白绢丢到门外烧了。

时至今日,仓子湮十二岁,当她每每想起那日之时,总会想:若是那日书简没有被发现、父亲没有让管家何哲把书简丢到门外、若是自己没有最初门外去阻拦……那么她这一生是不是就只是在仓家那一块小地方等死到发霉?

那一日,仓子湮遇到了秦王苛。正如仓子湮多年后向秦王苛形容的那样,那是久经苦难的千里马遇到了伯乐。此后,秦国有了比十二岁为丞相的甘罗还要小的八岁侍御史――仓子湮。

仓子湮为观后便一直住在咸阳城,只是在近期才被赐了官邸。白水郡虽离咸阳城不是太远,但是咸阳城内往来的多有见地的学者、工匠、隐士,想法新异,与他们相交所得甚多。仓子湮在咸阳可谓是游龙入海,好不自在。

新建的湮府在咸阳城那块大地皮上占了个不错的地段,虽然看起来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仓子湮当初看到那地方的时候就有种把大门敲掉,然后再建成前酒肆后居所的样式,可惜这个想法太过无礼,被秦王苛给驳回了,不然仓子湮怎么着也要给自己找个可以增加收入的方式。

不过仓子湮八岁受到秦王的赏识,做了侍御史,后来又升上了御史中丞,这期间一直是拿的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待遇,而且她的俸禄要养活的人不多,也就是几个仆从和她自己。但出于对家人的想念,每隔一段时间仓子湮就要从咸阳城侍御史的一起住地方回到白水郡的仓府。

秦王苛的长子嬴亥比仓子湮约长一岁,遇见仓子湮与其可以说是终于找到了一个玩伴,他见仓子湮来回一趟也算辛苦,便劝说其父王,为仓子湮建府,也将仓子湮会用到的书简全部挪到新建的府内,方便仓子湮取用。这一提议仓子湮当然乐意,能够少看到父亲仓鸿然那张脸,她的干劲便满满的,校对和搜集秦国书籍里的字体字形快了很多、也快乐很多。

前些日子,校订秦通用正体、俗体文字的工作终于完成,而湮府也落成不久了,嬴亥提议仓子湮就尽快搬进湮府。仓子湮原本没有想太多,但细细一想这一搬势必会让父亲仓鸿然起反对之心,若自己了无牵挂也无所谓,但母亲和七弟却怎么也放心不下,若是把两位都接至湮府,则势必意味着叛出仓氏一族,这必是母亲不愿看到……想来想去仓子湮也只有用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先回仓府,让仆人散布自己要另建府的消息,自己不否认也不承认,待到不能不走之时再询问那二人的想法。

不过仓子湮原以为母亲和七弟一定会同来或者同留,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芑姬会把七弟推出来而自己留下……

甩掉拖后腿的马车,仓子湮一人一马已飞奔至湮府外。湮府大门之上有块扁,上有仓子湮亲手隶书的“湮府”二字,不过之前一直没有挂起来,想来也是今天才挂的。

大门还是紧闭,仓子湮摸了摸怀里藏着的竹笛,放下马鞭和缰绳,坐在马上让马在门口踱步,不出一炷香的时间,府门渐渐打开,门内一人约摸而立之年,身高八尺有余,身着素裳的诸侯玄端,头上玄冠约着长发,晨日朝阳,微风浮动,好不英姿勃发!

“仓氏子湮,难道还要寡人来请你下马?”

开始责备实则挺挑的话正是出自仓子湮的伯乐――秦王苛!

“王上!”听到秦王与自己玩笑,仓子湮也多了几分兴奋,将仓家之时摔在脑后,开心的跳下马,将马鞭和缰绳甩给一旁的仆人,上前向秦王苛行礼。

秦王苛受了一礼,他身后又多出一个人来,那人与仓子湮几乎一个身高,却只是穿着玄色的深衣,头发和仓子湮一样并未用衡笄和冠帽固定,想来还没有到束冠的年龄。

那人拿起仓子湮的手说道:“子湮,你总算来了!你再不来可就要迟了。”

仓子湮向四周望了望,看到在某个屋檐下摆放的滴漏,说道:“没有啊,时间刚好是辰时。小祭可以开始了。”(注1)

那男孩一看,嘻嘻地笑了两声,“可真有你的!”

“不过小祭可没有你的份了,嬴亥。”仓子湮也对那男孩笑笑,丝毫不在意他脸上的恳求。

原来那男孩便是秦王苛的长子,嬴亥。

秦王苛向仓子湮点了点头,仓子湮悄悄甩开嬴亥的“纠缠”,整了整衣袍,穿过前厅来到位于府内北方的祠堂。说是祠堂,也只不过是个小屋,里面也只得一个牌位,便是造字的仓颉。上古黄帝时,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注2)

相传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而这次这个只有仓子湮献祭的小规模祭祀,则特上祭一石粟和一块绘着哭泣小鬼的白绢。

秦王苛带来的乐师吹起了祭祀的颂歌,平缓而庄严。

仓子湮上前,先是在牌位前上三炷大香,后行三跪九叩大礼,依次捧上牺牲和那一石粟在香案上,粟在中间,牺牲等分排在两侧,复又再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捧上那块白绢,正面有小鬼图案的朝下覆于粟上。

刚退后,从右处又有仆从奉上祭文,仓子湮展开竹简,和着乐师所奏的颂歌唱诵祭文,待唱完再缓步上前,奉竹简于白绢之上,退后三行大礼,礼成。

看着仓子湮严肃的脸、标准的一个成年族中长子的大礼,秦王苛有些怔忪,这个孩子,这个女孩子只有十二岁。

秦王苛认识她是因为唯一一次带嬴亥出来玩。那时选择了离咸阳城不是很远的白水郡,在走在规划的不是很方正的郡中的路上很巧合地看到一个小女孩强烈的想从一个成年的男人手中夺一捆书简和一小卷白绢。

或许是那个孩子执着的同相对于她自己还是很高大的男子手中夺东西让秦王苛眼中一亮,或许是那个孩子轻巧地避过了高大男子的挥拳让秦王苛感到惊异,总之,秦王苛救下了他认同的唯一的女子、他未来的字师和字师最宝贵的字。

他还记得那一天那个女孩在知道他是秦王时对他说的一句话:“他日一统天下的王必定要一统天下的文字。”一句话让秦王苛知道了这个女孩的不同,不。这个女孩是瑰宝!那时他就有种感觉,这个孩子必定会是自己统一大业的助力!

“仓氏子湮听令,今寡人封仓氏子湮为我大秦字师,收集天下文字,推行隶书,化繁为简,以利天下民生。”

“臣仓氏子湮定不负王上期望!”

---------------------------

注1:这个祭祀是仓子湮自己提出的,规格很小,只是为了将自己改革文字的决心诏告祖先,不过由于现在还是战国时期,国家还未一统,这个事情诏告天下还为时太早,也就只有仓子湮这个决心改革字体的人献祭,但她不希望这个祭祀做的不正轨,所以请秦王苛作为观礼人,而嬴亥这小p孩儿是黏过来的牛皮糖……(祭祀的流程我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上香、奉五谷与水果、上牺牲,所以都是瞎写的……不过本来这个祭祀就不是很正统……只上粟的原因就是根据传说天上下米来的……)

注2:仓颉造字只是传说,专家考证说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慢慢出现的……不过我们的主角需要一个嚼头,一个身为仓颉后人的嚼头。所以在秦王苛看起来她对这个祭祀很认真,但女足作为一个高傲的穿越人,是不会从内心重视这玩意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