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诫19_年轻知识分子校园忏悔录:第十一诫(全本)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诫19(1 / 1)

有个姨妈,已年近四十,但好看的脖子没有随着年龄变皱变粗,她在《石城晚报》负责文学副刊,周围有许多不请自来的文学青年。知道姜夏爱写诗,汤苓格外高兴,虽然他只偶尔自负地拿出一两首。不管他写得怎样,她必定大加恭维。管她姨妈的什么文学标准,她只知道闷得慌,想借诗歌找些和他见面的理由。

一个晴朗的下午,她带他去见姨妈。编辑部一屋子人让他有些难堪,他把露出来的半截话,马上咽了回去。她姨妈舍得放下与主任的谈话,来接待他,的确让他开心又紧张。她姨妈几乎把汤苓当成他的情人了,她的每个毛孔都变成了打量他的笑眯眯的眼睛。

“你挺敢冒险的。”

姜夏还未反应过来,她又说了一遍。她把手中的香烟用高跟鞋压灭,然后扔进烟缸里。姜夏有点糊涂,她说的话,奇怪的动作,让他眼花缭乱。她的皮肤雪白,打量他时非常安静。他想不通在一个响屁声中,她怎么能坐得那么安静?屋里的哄笑声简直可以杀死几只飞蚊。姜夏受了感染,没有动,也不知道该怎样吭声。她独身一人,有过一段差强人意的婚姻,就在她的婚姻浓云密布时,丈夫出了车祸,死在去医院的救护车上。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把她对丈夫的腻烦变成了永恒的怀念,那段婚姻随之进入了众人喜欢列举的经典行列。作为本省官方推举的诗人,年轻时她东奔西跑,参加过各种附庸风雅的文学会议。作为报答,她放弃了有些另类的写作风格。那座她原来上班的阴湿灰暗的工厂,她再也不想回去了,与地位变迁的步伐相比,文学变迁的确很难让她打起精神了。现在她穿戴整齐,被围在三五成群的文学青年中间,为了证明她还能让他们惊讶,她时常背颂一些外国诗歌。她的鼻子精致、漂亮,功能却有些不全,明显闻不出一些诗歌的霉味。

姜夏终于明白她说的意思了,是指他的诗歌,有搅乱一切的印象,与他胆怯的微笑毫不相称。这场谈话进行得不很顺利,不时有电话打进来,或有人过来与她姨妈打招呼。汤苓像一位天使,穿梭在各个办公桌之间,快活地露出白齿闪亮的大笑。她轻松得像在树枝上跳跃的小松鼠,似乎情愿被那些编辑的大话给淹没。即便与他们打得火热,她心里还是暗暗留意着姜夏,她说给别人听的每句话,其实都是说给姜夏听的。她姨妈起身打开窗户,给烟雾腾腾的办公室透透气,姜夏闻到了随风飘来的一缕咖啡豆的醇香。

“好香啊。”姜夏忍不住啧啧称赞。

“哦,对了,楼下有个很不错的咖啡馆。”

她姨妈沉思片刻,迅速拿起话筒。他没想到她对着话筒说话的语气那么谦恭,她问电话中的那个人,是否能马上赶到咖啡馆?姜夏以为她另有约会,便起身告辞。

“你干嘛走啊?一块下去喝咖啡呀。”

她一把将他按回到坐椅上。又有一些人涌进办公室,姜夏一行人便像被挤出办公室似的,跟她上了楼。省作协在楼上,她姨妈想把他介绍给一位当红的官方诗人。诗人不在,她姨妈便领他们看遗物似的,到处看那人的东西。见了那人压在玻璃台板下的剪报、照片,靠墙的小书架,墙上张贴的个人书法等,姜夏大失所望。姜夏想不通,这位诗坛的老仙女,为什么会被那点人所皆知的常识给迷住?姜夏忍不住地自负起来,不认为那个在报纸上出尽风头的家伙,有成为优秀诗人的任何迹象。面对她姨妈佩服得发木的语气,姜夏只好苦涩地笑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