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危机(一)_穿越红星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2章 危机(一)(1 / 1)

马主任的水平真让人佩服。他以周到的安排和极高的效率处理了善后,以至于直到“紧急会议”开始,知道我们工地出了“大事”的人寥寥无几。

250基地排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由基地马主任主持。他上来就宣布了一个让在场绝大多数人震惊的消息:卫生所医助贾师宪于今天早上六点三十一分,在他的宿舍内饮弹自杀。他使用的是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是警二排六班的。六班宿舍就在卫生所那个院子上方的山坡上。今天早上六班去整菜地,因此都没有带枪。贾师宪是瞅着六班值班整内务的那个战士到锅炉房打开水的间隙,从那屋子里拿走了一支枪。据初步了解,贾师宪是因为家庭矛盾,以及个人问题不顺心(家庭包办婚姻),一时想不开,采取了这种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极端错误的行动。我们要接受这个教训,认真学习思想,改造世界观……等等。最后马主任要求干部要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不准私下议论,不准乱传小道消息,违者严加惩处。

然后是杨副政委做指示(政委在987医院住院),跟马主任说的那些内容大同小异。随后他宣布成立一个事故调查组,组长是基地管后勤的曲副主任,成员有政治部保卫干事、管理处一个管理员,后勤处一个助理,还有卫生所孙所长。要求他们尽快开展调查,两天之内把调查结果报上来。

最后马主任又命令管理处,对基地所有枪械进行一次检查。除三个警通排保留执勤必须的枪支外,其他枪支(包括话务排的枪)一律上交集中保管。

出事的第二天,基地再次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公布了贾师宪自杀事件的调查报告。报告基本上是按照马主任的“定性”写的。大致情况是:贾师宪家在农村,家里穷,弟兄多,因此他的家庭负担很重。由于他是风光无限的“军队干部”,人家都以为他在外面挣大钱,因此家里盖房子,弟兄娶媳妇,亲戚生病什么的,都跟他要钱。贾师宪不胜其烦,而且他也负担不了,所以到后来便对这些求助置之不理。结果他爹又不干,经常来信大骂他“忤逆不孝”;另外,贾师宪在老家也真的是有个曾经“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但是贾师宪跟她没感情。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意识也有了进步,那家经济条件比贾家要好,所以并不想死缠着贾师宪不放,倒是贾父看好了那家,逼着贾师宪继续跟那女的“谈下去”。父子俩为这事闹成了“势不两立”,贾父威胁着要亲自来部队揭发他这个“陈世美”,贾师宪一时想不开,就寻了短见。

我们工地给上级的报告,就是照这个路子写的。但是我们工地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个结论。跟贾师宪关系密切的几个机关干部透露,贾师宪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跟家里闹过矛盾是真的,但那主要是贾师宪在发泄不满,他家里的人包括他爹根本不敢惹他。他家处于极偏远极落后的贫瘠山区,连吃水都很困难,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县城,因此在他们眼里,在外面当“军官”的贾师宪是很了不起的,他爹捧着他含着他都宠不过来,哪里还敢骂他;他那个小时候闹着玩订的“未婚妻”更是早就有了人家,那女的之所以还没结婚,是因为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要等原来的“未婚夫”结婚后,这原来的“未婚妻”才能出嫁。

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贾师宪出的这件事给工地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工地领导的角度看,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调查报告上只能这么写。在这个问题上,工地主要领导班子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

之所以说是“基本”一致,是因为这事后来又横生波澜:那个半死不活的张老头从医院跑回来找开事了。

事故发生的那天,张政委在987医院住院。据说马主任曾经用电话跟他汇报过,他也同意基地做出的各项善后处理决定。不料等基地给军区后勤有关部门写好了事故报告,正要用机要函件发出的前两个小时,老头出院赶回了工地。他下令暂时不要发那个报告,说是他听到了一些不同意见,这个“事故”还需要继续调查核实一下。

马主任得知张老头扣住报告不让发的消息,一下气得脸色铁青。事情很明显,“大事化小”的原则,对于马主任和张政委来说,都是最佳方案。张政委要是把事情闹大,马主任固然没个好,他也得不到什么益处,那简直就是两败俱伤。但后来我想明白了,那虽然是“两败俱伤”,可对于马主任造成的很可能是“重伤”,而对于张政委则可能只是“轻伤”,或者是“皮毛伤”。

老张头这人的素质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他宁可负点轻伤,也要让“老马”吃个更大的苦头。

事情很明显地摆在那里,事发之时,是马主任在工地主持工作,老张头在住院,仅仅这一点,老马负的责任就应该比老张大。还有,老张因为身体不好,上级已经决定将他调出250工地,给他安排一个闲职让他养病,同时,老马即将兼任工地政委一事,也成了公开的秘密。老张现在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样一个报复老马的天赐良机,他要是白白浪费了,他就不是张庆田了。

另外还有个可能是我以后才想到的,老张头在想着要报复老马的时候,很可能还想要捎带报复一个“不知好歹”的人,那个人就是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