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守株待兔_穿越红星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6章 守株待兔(1 / 1)

我们警通连成立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连长和指导员都极为重视。连长王叔文想从今晚上开始,故意放出诱饵,也就是有意晾外面几件衣服,然后安排人“蹲坑”值守,争取要把那个“毛贼”抓获归案。

指导员秦平峰不以为然,他说老王你有点糊涂。哪有这样的笨贼,昨晚上作案了,今儿下午又作案了,今晚上他还来作案。他傻啊?

连长说:他要是不傻,怎么能昨晚偷了今儿白天还偷?

指导员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他今晚上肯定不会再下手。

连长说:那也没准。我看咱们就从今晚开始吧。咱分成几个组,每晚上一组,第二天上午睡觉。连长说着就开始分工,说是今晚上他带通讯员值班,明晚上指导员和文书,后天晚上吴太白跟张丽华,再后天晚上林小春和陈子华等等等等,反正不抓到小偷不罢休。

至于那守株待兔的“诱饵”,连长让文书拿出自己的两件衣服,天黑之前晾到连部活动室的门前(活动室在连部宿舍后面,旁边的一间屋子是炊事班的宿舍),然后值班的人九点半熄灯后到位,猫在那个活动室,等着那“兔子”撞上来。

布置完之后,连长看看表说,这会儿还不到九点,文书你马上把衣服晾出去。

文书答应着走了,他才问指导员:“老秦你看行吧,还有什么事?”

“老秦”显然对于“老王”的独断专行不大高兴,他起身就往外走,边走边说:“你都布置好了还有什么行不行的。我看这办法够呛,肯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吴太白更正了一句:“白费‘电’。”说完冲我挤挤眼。

开完会,我和张丽华出了连部,就在房头站着议论了一会儿这件怪事。我俩一致认为,就算那盆里的湿衣服失踪是小偷的“杰作”,但排里以前丢的那些“专用”物品应该跟小偷无关。因为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怀疑小偷是一排或者二排的男兵,所以他不应该去偷女孩子的专用品。这样说来,话务排以前丢的那些东西,就有可能是排里的人干的。我疑惑地自问:她为什么不偷大件的衣物呢?张丽华说,她也许觉得偷小东西没人重视。我说,可那也没什么价值啊?

张丽华皱眉思索了片刻问我:“咱们排的人不至于干这下三滥的勾当吧?你看像谁偷的?我看哪个都不像。”

我说:“我看也不像。不过这事看是看不出来的。你还是暗地跟几个班长通个气,悄悄调查一下。”

我俩正说着,就见一个穿军大衣戴军棉帽的人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下了山脊。因为天有点黑,加上我俩正说话,所以没怎么注意他,也就没看清是谁。

说了一会话,张丽华就要回排里,这时通讯员小刘又急匆匆跑来叫我俩,说是连长让我们赶紧去连部。

我俩回去的时候,连长正在拍桌子砸板凳的大发脾气,文书见了我,垂头丧气地说,他刚晾出去的那两件衣服又丢了。

文书晾的一套军衣全是新的,一次也没穿过,因此他晾上以后就有些不放心,呆了一会又过去看了看。谁想到仅仅五分钟不到的时间,那衣服就没了。

让连长生气的是,尽管那衣服是晾在活动室门口,但旁边就是炊事班的宿舍,后面是话务排宿舍,前面就是连部和连部宿舍。四周围哪个屋子都亮着灯,都有不少人。这小偷简直就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公开作案,这个家伙也实在是太嚣张了。

我们都服了这个小偷。这简直就是个“盗圣”。你看他选的作案时间,一个是夜半三更,一个是光天化日的下午,一个是熄灯前的时刻,变来变去,波谲云诡,让你简直防不胜防。

联系几起“案情”综合判断,这个窃贼几乎百分之百是警通连内部的人。家贼难防,我们都感到案子可能不大好破了。

连长骂了一阵,气了一阵,无奈地宣布今晚的行动计划取消。很显然,那个“盗圣”今天晚上是绝对不会再次作案了(他也无“案”可做,因为外面没有晾晒的衣物了)。

这时熄灯号响了,连部的人们无精打采地散去准备就寝。连长正要走,却看到我呆在那里沉思着一动不动。

连长问:“陈子华,你想什么呢?”

我确实在想事,我在想那个小偷。不知怎么,我忽然把那会儿从我和张丽华身边匆匆走过的那个黑影,跟“盗圣”联系起来了。

那个时候已经快熄灯了,什么人会穿着大衣匆匆下山呢?按常理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站哨”的,再一种是话务排去总机室换班的。但首先这人不是换岗的,因为他没背枪,而且熄灯前后的这班岗是9点到11点,他如果是换岗的,9点之前他就应该去哨位。他也不是话务排上夜班的,因为那人明显是个男的。既然不是换岗的也不是换班的,那么还会有什么人会在熄灯前下山呢?

猛然间我的脑子里有个念头一闪:能在快熄灯的时候随意乱逛的还有一种人,就是在机关烧锅炉的那两个炊事兵!

意识到这点,我一下子又联想到了脸盆里的湿衣服。

八班丢的那两件衣服很让我迷惑。因为我实在弄不明白小偷干嘛要偷湿衣服。现在天气挺冷,他如何携带那湿衣服离开“犯罪现场”是个大问题,他弄走以后如何晾干又是个大问题。因为他在晾晒“赃物”的时候就有可能引起别人的怀疑。不过现在我想通了:此贼之所以要偷湿衣服,是他有地方可以将那衣服“烘”干。

支持我判断成立的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时间因素。烧锅炉的那两个兵,不但不受白天黑夜的约束,还不受学习、开会、集合、执勤的约束。他只要往锅炉的炉膛里多填点煤,就可以从容地出去转悠上一两个小时。

想到这,我看着连长冲口而出:“我知道那个小偷在哪了,连长,你跟我来!”

说完我开门就走,连长赶紧跟出来,疑惑地问我:“哎哎哎,你没事吧?小偷在哪?你上哪去啊?”

我拉着他直奔山下,并在路上说出了我的怀疑。我还没说完,连长的眉头就拧成了一个疙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