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路遇_穿越红星年代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2章 路遇(1 / 1)

密阳开往河阳的列车白天有三趟,比较合适的一趟是上午十点半的156次快车。这车要是正点的话,我本来是赶不上的,我十点五十分才在车站外面下了汽车。进去一问,156次晚点五十分钟。我刚买上票不一会儿,车站的服务员就吆喝着“156次剪票了啊!”

进站台之后,我看到一个胖胖的女服务员拿个大喇叭在招集旅客排队。上车的人不多,我就排在了一列队伍后面。这时那个服务员看到了就喊着,军人优先,请那位解放军同志到前面来。我连忙冲她摇摇手,意思是不用,不料她竟然走过来,非要拉我排在前头不可,而且身边的旅客也都说“解放军上前面去吧”。

我只好走到前头,这才看到那里已经有个“男解放军”了。那人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四五岁,个子一米七左右,面孔圆圆的,浓黑的眉毛下面,一双大大的眼睛很有精神。他穿着一身新军装,衬领洁白,一看那样子就像是个机关干部。

见我走来他笑了笑,朝后退了半步,意思是让我排他前面。我赶紧摇头,就站到了他的侧后方。

他问我:“你去哪?出差啊?”

我说:“嗯。我去河阳。你呢?”

他很高兴地说:“真巧了,我也去河阳。”

没说几句,一台“前进”型蒸汽机车牵引着一列客车车厢轰隆隆地开了过来。那人先上了车,找到座位之后就招手让我过去。

其实那时我也找到了座位。不过他的热情让我觉得“却之不恭”,我就提着提包走了过去。

他帮我把提包往行李架上放,一边问:“装的什么呀,这么沉?”

我说:“没什么好东西,是些地瓜。蒙道的黄瓤地瓜特别好吃,你听说过吗?”

他坐下说:“听说过。你在蒙道当兵啊,是桥罗山工地吧?”

这人心挺细,他不说250工地,而是说成桥罗山工地。这让我对他一下有了好感。

我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是工地的?”

他说:“蒙道就那么一个驻军单位。还有就是武装部,武装部应该是没女兵吧。”

我又问:“那你是去过我们工地了?”

他说:“没去过。就是有一次跟领导下基层,车子路过你们那里。”然后他就自我介绍说:“我也是后勤的,我在物资部。”

原来他是军区后勤机关的。他又告诉我,他叫陶双飞,湖北黄陂人,68年的兵。我说真是巧,我也是68年的。然后在他的追问下,我告诉他了我的名字。

既然都是一个大单位的,又是同一年的兵,我们很快就熟了起来。陶双飞从他那个挎包里掏出苹果给我吃,我就拿出蛋糕给他吃,我们边吃边聊。

先聊的我们工地。陶双飞问我知不知道那山为什么叫桥罗山,我说我不知道,他就给我讲开了。

据他说,那山原来没名,因为蒙道县境内就那么一座大山,因此人们就叫它蒙道山。北宋时期,蒙道是宋朝的领土。辽国攻打宋朝,五万大军压境,蒙道城守城的兵少,守将怕打不过敌人,就预先安排人藏在山里,等到两军交锋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藏在敌人后方的那些人趁机使劲敲锣。当时的规矩是“击鼓进军,鸣锣收兵”。辽国的将士一听号令要收兵,掉头就走,宋军趁机猛攻,大获全胜。此后,老百姓就把此山叫做“敲锣山”,并勒石纪念。结果撰写碑文的书生不知道是没听明白呢,还是觉得“敲锣山”这个名字不雅,自作主张地将其改成了桥罗山。

我在桥罗山那么多年了,还真没听说过这段典故(估计是“山寨版”的典故)。我表扬陶双飞:“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陶双飞马上说:“我哪知道啊,我这是在汽车上听我们部长说的,他是蒙道人。”

后来我们又聊到军区后勤的情况,他给我介绍后勤都有哪些部门,各部门都管什么。说着说着他告诉我:咱们从“五一”开始就要换装了,夏服的面料全改成“的确良”的。我不懂什么是“的确良”,他就给我讲解说:“的确良”含涤纶,穿在身上不仅挺括不走样,而且容易洗容易干,洗好多遍都不褪色。“对了,还有个重大新闻呢,你们女兵的军服还要发裙子,是涤纶、锦纶、棉花三元混纺的。我看见那样子了,挺不错的。”

“真的?”我高兴极了。不光陈子华高兴,张思静更高兴。“我”穿越过来都两年多了,我一直都没穿过裙子啊!

我俩就这样聊着,没注意几个小时的时间过得那么快。不经意间,列车已经进入了河阳城区,这时广播响了:“同志们请注意,有在河阳下车的同志,请你准备好行李物品,在列车行进方向右侧的车门下车。”

到站下车时,陶双飞帮我提着提包,一边往检票口走他一边问:“你住哪啊,咱后勤第一招待所不错的,离机关大院也近。”

我没回答他,因为我看到了检票口外面的周启明。他像个大鹅一样,使劲伸长脖子朝站里面看。

我们一出检票口周启明就迎了上来。我让他去接陶双飞手里的提包,同时给他们做了介绍。我说:“这是我朋友周启明,这是陶双飞。”

尽管我只说周启明是我朋友,但陶双飞一下就看出来这“朋友”不一般。因此他很知趣地说:“小陈,那我先走了。后勤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找我。”

陶双飞走后,周启明的眼光还追随着他的背影。我推他一把:“哎,看什么,走啊。”

周启明和我一起朝汽车站走,他问:“这小子干嘛的,怎么跟你一块啊?”

我皱着眉头说:“周启明你文明点,人家是后勤物资部的一个助理员。我们在车上认识的。”

“车上认识的?你俩怎么走到一块去了?”

“嗨你这话问的,上车的时候碰见了呗。”

说着走到了汽车站。周启明已经买好票了,我俩上车坐下以后,我就看出来周启明的情绪不大高,跟他说话他爱理不理。我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后来我就猜,这小朋友是不是吃醋了呀。

到杜镇下车后,沿着朝西的一条马路走十来分钟,就是周启明家所在的大院。我见周启明闷头提着提包在前面走,我忽然就有些来气。心想你这是干嘛呀,我不就在车上认识了一个“陶助理”,都是战友就一起下车出站了,你周启明至于这么当回事嘛。我坐这么长时间车了怪累的,我中午饭都没吃还怪饿的,你怎么一点都不体谅我啊!

想着想着,我就故意落后了几步。周启明也不管我,自顾自地朝前走。我一下真的生了气,干脆往“马路牙子”上一坐,我还不走了呢。

周启明走出去十多米了才发现把我给丢了。他回头看看我,站那喊:“怎么了,走啊,回去再歇着,马上就到了。”

我不吭声,也不看他,我把脑袋转到一边,看麦田里一个挖野菜的小女孩。

周启明只好又走了回来,问我:“累了?那你把挎包也给我吧。”

我斜着眼睛瞅他,撅着嘴说:“对不起,我不会说话了。你找别人说去吧。”

周启明扑哧笑了一声,伸手拉我:“行了行了,别耍小脾气。你早该饿了,咱赶紧回去吃饭,我从机关食堂都买好了,现成的。”

“我也不会吃饭了。我问你,你到底闹什么妖蛾子呢?人家好容易请个假来看你,你一点不领情。你不愿意我来,我接着就回去。”

“哪能哪能。昨天你打电话说要来,我高兴的一晚上没睡着觉。真的,你快起来啊姑奶奶,别闹情绪了啊,让别人看见笑话。”

我看到真的有几个路人朝我们这边瞅,我就站起来跟他继续往前走。尽管他装着没事的样子,但是我还是不肯放过他。既然他不说,那我就替他说:“哎周启明,你怎么不相信人呢。那个陶助理真是我在火车上认识的,下车的时候人家帮我拿着提包,送我出站,人家全是一片好心。你也太小心眼了吧?”

周启明赶紧赔礼:“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其实不是那个事。你才是多心呢。回去我再给你解释。”

接下来那一段路,情况变了过来。周启明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跟我说这说那,我却基本上不理他了。我倒不是不肯原谅他,我主要是有点太饿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